大唐飛歌番外2(1 / 1)

嫡庶有別,即使她阿娘是世家女,她也隻是庶出,比不上嫡出們來的光明正大,更比不上他們夫妻情深所生的心愛的孩子們。

阿娘臨終前,她是答應了阿娘的要求,不要怨恨,徹底的抽身,從此置身事外。

阿娘啊阿娘,日後李兮隻有自己了啊。可在您身邊多年,我也不怕獨自一人了。

正式出居前,李兮一個人在昭陽殿內走了一整晚,天一亮,她就要走向她未知的命運了,前路漫漫,從此她再也沒有家了,也沒有阿娘在等她了。

她不知道阿娘臨終前對皇父說了什麼,隻見皇父麵色複雜又青黑一片,殿內也隱隱傳出了爭執聲。

作為宮裏的孩子,李兮也很早就學會了不要好奇。她隻是把這個疑問深深埋在心裏,永遠不會問出口。

她出居已經一年了,比起宮中,她反倒更習慣這裏的生活。作為方外之人,她本身又是公主,出居是為國運祈福,又是禦賜道觀的公主。飲食用度與在宮中之時並無多少區別,反而沒了宮中諸多約束,更加自由。不然明達和新城怎麼會經常往這兒跑,雖然最後明達也出居道家。皇父對她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

李兮才無所謂呢,又不是我哄騙明達出家的,您自己都同意了,還擺臉色做什麼的。

太宗氣苦,卻又有苦說不出,已經有了一個出居的公主和世家貴女,現在又多了一個。她們對婚嫁之事毫無興趣,出居倒是一個比一個跑得快。但他又能怎麼樣呢,斥責還是強製還俗,都不成啊。

兩位公主出居道家倒是讓道教大興,世家、皇族、勳貴們如今常來兩位公主和其他的觀中上香、供奉。

這也是他想看到的,他和觀音婢本也是虔誠的佛教徒。但佛教勢力太大了,所以皇室才會扶持道教。如今也算是得償所願了,道家大興。這也是皇族天命所歸。

之前無論是大人們還是他的兄姐都把她和明達當孩子看待,如今做了觀主,打理自己的私產,她們倆也終於能有一席之地了。

公主們出居還是很任性的,但因為自己重生,也為了阿娘,李兮還是很虔誠的研讀、抄寫經書。

說實話,當她重生歸來,前世又是那樣的賜死之後,她真的非常不甘心,想要攪動風雨,但阿娘的愛默默的磨平了她的不甘心和怨憤,也消融了她曾經的野心。

她在昭陽殿快樂的長大,就這樣吧,已經很好了,她這樣想。

對於前世寵愛她的皇父,李兮心態也很複雜,說愛吧,當然是愛她的。隻是也沒有多少愛吧,畢竟她又不是長樂和明達。她想要攪動風雨的心也在親眼看到皇父平叛和處理政務後,變得瞬間冷靜。

算了,活著不好麼。李兮也明白為什麼曾經的她為什麼會一敗塗地了。太幼稚、也太小兒科了些,她連李治都沒鬥過,更別說在皇父眼皮子底下找死了。算了吧。

之後的她也就徹底安分了下來。

而對於後來隨侍她身側的那位王氏女,王嫣王十娘,那就更有趣不過了。這位曾經的晉王妃、太子妃、皇後、廢後,這輩子竟然沒同前世一般成為晉王妃,而是執意退婚後來更是要來侍奉她。

雖然這是個注定要得罪晉王和皇父的要求,但李兮還是答應了,理由就是既然公主都可以出居,世家貴女同樣可以,至誠至善才能……

當然了還有她一點點的好奇心,王嫣執意不嫁,那是,想想也是,她能有此奇遇,他人當然也能了。真是上天的恩澤啊。

當看到王嫣的第一眼,李兮就心一跳,她這是也……

在之後的相處中,李兮也越來越確定,有趣有趣,真是有趣。

這個她曾經的政敵,看來在她死後,也沒什麼好下場啊。

兩個人很是鬼鬼祟祟的想要聯手幹番大事,但很快就扭扭捏捏的宣告慘敗。她們倆的智商和情商都不是很過關,也不夠心狠,注定隻能是失敗者。

又轉念一想,已經得到了最大的恩澤,怎麼還能貪心呢,能夠平安終老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第二天兩人和明達就一起去拜訪了長壽的坤道,向她學習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