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日。
至少大家都是這麼說的。
1936年,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第三次連任美國總統。
盡管他並沒有為美國帶來經濟複蘇,也沒有能解決日益惡化的局勢,但至少他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因為那位備受矚目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已經在選舉正式開始之前就被芝加哥的黑手黨暗殺。
自從禁酒令頒布以來,北美的各大黑手黨家族越來越強大,至今已經可以富可敵國。
而這還隻是其一。
美國此時已然比大洋彼岸的國家更加混亂。
在工業發達的北方各大城市,美利堅工團黨的勢力越來越大,幾乎所有的北方工人和城市知識分子都加入其中,並且他們還受到法蘭西公社和不列顛聯盟的幫助。
在廣闊的南方,昔日莊園主的後代們建立起來的美利堅至上黨,一邊再次煽動種族仇恨,一邊吸引著那些鄉下的年輕人加入他們那些穿著黑色製服的準軍事團隊。
在陽光明媚的西海岸,自由貿易主義者們開始與大海對岸的日本政府接觸,希望能以犧牲一些太平洋上的迷你島嶼為代價,獲得他們的支持。
各方的衝突在烈日下越來越大,直到聯邦政府已然無力控製任何一方,也拒絕和任何一方達成任何協議。
最終,深感無力的胡佛總統選擇了授權給麥克阿瑟將軍,讓陸軍出動解決一切。
然而很明顯,隻有三萬人的美國陸軍無力解決一切,此舉反而讓麥克阿瑟將軍控製了聯邦政府。
從工團黨開始,各方勢力都在一個星期內宣布聯邦政府此舉違反憲法,並且各方勢力都宣布獨立,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政府和軍隊。
英國國王庇佑的加拿大乘機派出軍隊進入新英格蘭,宣布此舉是為了保護僑民。
北方的工團主義者們在法蘭西公社和不列顛聯盟的支持下宣布美利堅工團國建立。
同日,南方的極端白人至上主義者們在德意誌帝國的支持下宣布美利堅聯盟國建立。
同日,西部的自由貿易主義者們在日本財閥的支持下宣布美利堅太平洋國成立。
至此,第二次美國內戰開始。
盡管各國都表示會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然而各國實際上都向他們支持的勢力派出了誌願軍的大量的物質與資金讚助。
秋天來臨,各條戰線都開始逐漸穩定下來,唯獨新英格蘭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加拿大軍隊打著英國國王的旗號入境後,並沒有獲得太多人歡迎,反而衝突不斷,最終在波士頓發生了當地民兵和加拿大軍隊的武裝衝突,最終為了避免樹立額外的敵人,加拿大軍隊主動撤出新英格蘭。
此時,在以肯尼迪家族和川普家族為首的當地知識分子與城市中產階級的支持下,一個叫做“普羅維登斯學會”的政治團體登上大權,其領袖是一位頗為有名的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盡管新英格蘭被認為是新教徒的天堂,然而這個洛夫克拉夫特卻在上台後立刻開始實習嚴格的宗教政策,極其大膽的宣布“上帝已死,舊日支配者萬歲”,直接否定了一切既有的宗教。
綠色三角洲,誕生於1928年聯邦政府對馬塞諸塞州的一個墮落的沿海小鎮的突襲行動。在那之後,這個秘密機構就一直在聯邦政府的支持下,在黑暗中與黑暗鬥爭,現在,這個機構選擇了完全加入普羅維登斯學會統治下的新英格蘭。
盡管工團主義者們為了暫時休養生息,招兵買馬,等待國際援軍,因此暫時與洛夫克拉夫特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然而,新英格蘭境內也並非風平浪靜,各大黑手黨勢力都對一個作家掌權感到不滿,逐漸,整個美國北方的黑手黨勢力都聚集於新英格蘭,準備發動政變。
在一個夜晚,效忠於洛夫克拉夫特的綠色三角洲特工們,對所有的黑手黨勢力發動了大規模襲擊,和警察不一樣,綠色三角洲的特工們使用重火力,在坦克的掩護下,完全剿滅了新英格蘭境內的黑手黨力量。
普羅維登斯學會宣布,美國的民主製度本身就是失敗的,因此,有必要建立起新的製度,以將天下人全部納入偉大的舊日支配者的庇護下。
1937年春天,新英格蘭率先發動大規模攻勢,盡管其人口不多,卻通過各種渠道,從世界各國走私來大量火炮、坦克、飛機,使得新英格蘭軍一下子成為美國內戰各勢力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其官兵士氣更是難以一言蔽之。
在秋風再次吹過時,舊日支配者已然庇護著整個北美洲。
然而大海對麵的戰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