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26歲,他是世界頂級學府哈佛最年輕的教授,而且還是個華夏人。
林楓從小就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天才小孩,林楓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爸媽對林楓的教育呢就是耳濡目染,加大興趣引導。所以林楓在還小的時候,爸爸就會帶著林楓去實驗室做實驗。看到老爸的搗鼓的各種實驗儀器,林楓也覺得挺有意思的,他還會沒事翻翻爸爸的量子力學書籍,雖然看不懂,但那會兒啊林楓就已經對薛定的方程和各種波函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你敢想象嗎?
林媽媽也給林楓製定了詳細的周末計劃,什麼周六學圍棋畫畫畫,周日趕孩子出去玩,逛公園,接觸大自然等。要知道能出去玩是小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活動。但是林楓呢卻選擇周日窩在家,靜靜的靠在父母的書架旁,手捧一本書,一看就是大半天。
林媽媽走近一看,兒子看的津津有味的說,居然是自己大學時學的微積分課本。要知道,那個時候,尹西才小學一年級,大部分孩子不過是剛學完加減乘除,一個七八歲的小孩能看懂什麼微積分啊?林媽媽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嘛。所以林媽媽就把相關的幾本微積分書籍打包到閣樓。
結果呢,林楓眼巴巴的看著媽媽說:“媽媽,你就讓我看吧,我保證不影響學習。看微積分對於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愛看”所以啊這個少年已經注定擁有不平凡的一生了。
林楓在小學一年級上了不到一個月就直接跳級到小學三年級。老師給小朋友講太陽的時候,尹錫就能對太陽進行核聚變反應侃侃而談了。幾經跳級之後,僅八歲半的林楓考入了BJ八中。針對早慧兒童開設的智力超常實驗班。
可是在班上,林楓卻是讓一個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有一次老師跟林楓媽媽告狀,說林楓上數學課從來不記筆記,學習態度很有問題,而老師的告狀也不無道理。
就比如一道幾何題啊,一共十一種解法,連老師都要看筆記,才能把所有解法完整講下來。林楓不記筆記,怎麼可能記住那麼多知識點呢?但是林楓卻說,我都已經記在腦子裏了。口說無憑啊。為了證明自己,林楓拿出一張紙,將所有輔助線一一畫出。
林媽媽沒看明白,讓兒子接著往下寫幾題思路,結果林楓卻發出了來自學神的不解,畫了輔助線都已經一目了然了,還有必要寫嗎?哎!老凡爾賽了,這句話。在八中讀了幾年之後啊,小神童林楓已經小有名氣,經常要利用課餘時間來參加競賽和上電視節目,留給他備戰高考的時間呢隻有短短一個月。
為了節約時間,林楓一般都是隻能利用上下學的課餘時間看書,通常就是林媽媽翻的複習題。他快速掃一遍,就連做題的時間都壓縮了。
在不到十二歲的年紀,林楓在高考中就獲得了五百七十二分。這個成績對於年僅十二歲的小孩來說非常高了,但對於一個天才來說好像又不是那麼高,這是因為林楓學習成績有著嚴重的偏科。他高考的數學物理成績都是滿分而語文,英語,政治這類的隻是優往上一點。所以雖然分數已經超過一本線很多了,但這個成績對於中科大來說,卻還沒有過錄取線。
當時呢,BJ八中的校長都給中科大老師韓成打了個電話。校長說啊林楓是BJ八中超常教育班,創立十幾年以來,我見過最聰明的學生。你們能否給他一個進入複試的機會啊?當時中科大的韓成有點猶豫,但是還是將這個情況報告給了校領導,最終決定讓林楓參加複試。
少年班的複試啊,一般都會請中科大有經驗的教授來講,一堂數學課,一堂物理課內容呢都是學生沒有學過的。講完課之後,教授會當場出題,讓學生做。韓成呢,當時負責監考數學考試呢,一共一百二十分鍾,剛過四十五分鍾,尹錫就來交卷了。
韓成就告訴他了,你不能交卷,要回去檢查一下。但是林楓卻說,我已經查完了。有難度的新知識,學完就考四十五分鍾做題加檢查。最後呢尹錫還拿了全場最高分。但是這個分數還是沒有打消中科大對這個年僅十二歲孩子的疑慮,物理學院的舒教授就把林楓帶回來自己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