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聖上說了一句廢話。
更加明顯,聖上不會無故說一句廢話。
禦史的權力很大,上到王孫貴族,下到無品小吏,全都在禦史台監察範圍。
哪怕麵對聖上,禦史也有監察之權。
監察兵部不算什麼事,關鍵就在於聖上話中之意,顯然不是要監察兵部,更加不是要監察純王。
孫敬遠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聖上之意,難道是要我暗中幫襯純王?
念頭一起,孫敬遠心頭狂跳,小心翼翼回應道:“監察百官乃是禦史職責,老臣定當鞠躬盡瘁。”
聖上對於這樣的回答並不滿意,直言道:“朝中許多人都看的明白,朕對那兩個兒子都不太滿意。”
隨即話鋒一轉,又道:“正如同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之位空懸太久終究不妥,因此朕需要愛卿相助,暗中考察朕的兒子,看看是否有足夠的能力。”
隻說能力,不談品行,似乎聽上去有些不妥。
但孫敬遠明白,聖上如今一心開疆拓土,無比堅定的認為能夠拓展大周版圖,那麼就需要有能力守住江山的繼位者,因此能力當屬第一。
至於品性……
他日若繼承大統,誰敢言天子品性有缺?
如今聖上興兵的意圖越發明顯,一旦發起戰事,兵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如此一來,便令人有些想不明白,聖上到底是偏愛安王,還是更加看重純王?
其他幾位王爺是否也在聖上考慮範圍?
孫敬遠越想越不明白,索性收斂心思,開口道:“老臣謹遵聖喻。”
從頭到尾他都不曾表露個人想法,未嚐不是在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聖上也不在意,忽然轉言道:“朕把江景辰調去隴右道募兵,是因其與朕的兒子走的太近,朕希望愛卿能夠引以為戒。”
哪個兒子?
太近是多近?
聖上並未言明,孫敬遠也懶得猜測,隻道:“老臣定當恪守本分,絕不辜負聖恩。”
在他看來,聖上的心理著實有些矛盾。
既有意讓朝臣暗中輔佐皇子,又防範著皇子與朝臣走的太近。
許是聖上覺得正值壯年,胸中大誌尚未實現,即便麵對親子,也不願下放哪怕一絲權利。
又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
總之,甘露殿中短暫的君臣談話,致使孫敬遠感到一陣強烈的不安。
他似乎被聖上強行安排站隊了!
這種事令人很無奈,也沒有可供選擇的餘地。
山雨欲來風滿樓。
午後。
調純王入兵部的旨意頒發,身在工部的李謹言得知後,十分“不小心”砸碎了一尊上好瓷器,而後更是“發自肺腑”恭賀兄長調任。
李守拙接到旨意後,心情極為複雜,有興奮,也有不敢置信。
入宮謝恩時,聖上態度溫和,勉勵了幾句,以至於李守拙生出一種錯覺:父皇要選我當太子了?
但錯覺終究是錯覺,李守拙很快平複下激蕩的情緒,謝恩後第一時間找到母妃,詢問道:“是您讓父皇調孩兒入兵部嗎?”
薛貴妃笑而不答,反問道:“為什麼就不能是你父皇看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