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海運司成立(2 / 2)

事先沒有走漏一點風聲,也足以說明相爺們對此事並未持反對意見。

江景辰含笑道:“我昨天說立功得靠葛家,可沒說立功得人非得是我。”

青瑤錯愕,詢問道:“公子的意思是把功勞讓出去?為何?”

江景辰不知道政事堂內發生了何事,隻知道眼下海運司的成立不是事件的結束,而是才剛剛開始。

“形勢有變,昨日的想法,放到今日已然不適用,先派人去將魏秉文請來,稍後再與你細說。”

先前一直沒尋到合適的時機,眼下是到了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江景辰雙眸熠熠,緊跟著詢問道:“阿瑤,時至今日,百樂門網羅了多少位可用之才?”

青瑤雖有不解,卻也沒有太過糾結,當即回答道:“共計三十二位,其中十七位已有官身,雖不高,但都有實權。另外十五位皆是出自勳爵府邸,目前尚在國子監進學,當中公府七人,侯府五人,伯府三人。”

聞言,江景辰眸光更盛,追問道:“可都拿捏住了把柄?”

青瑤點頭道:“每一位都有把柄在手,並且不止一件,稍有泄露,必將身敗名裂。”

江景辰拍手叫好,繼續說道:“你從中勳爵子弟中篩選出三位身家幹淨些的,我打算讓他們和魏秉文一同進入海運司。”

青瑤瞬間明白過來,興奮道:“海運司成立,除了主官之外必然還需要其他官員,眼下正是好時機。”

江景辰笑道:“早先因我之故,一大批貪官汙吏落馬,補官已經補了一批,再選海運司官員時多半是要從國子監中挑選。”

海運司乃是新成立的衙門,聖上又啟用梁王擔任主官,自是不可能再調其他朝臣進入。

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其身“不潔”。

但凡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員,除了他之外,少有無黨派官員,即便有,那也是身擔要職,不可能調任到海運司。

至於朝堂之外的京官,多是什麼德性,聖上心中有數,同樣不會將極為重視的海運司交到那些人手中。

科舉時日尚早,聖上也無意加開恩科,江景辰幾乎可以肯定,新衙門的官員定會從國子監中選拔。

無他,天下學館,國子監為首。

裏頭不單隻有勳爵世家子弟,還有各州各縣通過層層選拔,方才得以進入國子監的寒門學子。

江景辰要的幹淨,是指和各方勢力間沒那麼多牽扯,這是第一步。

要想從眾多優秀學子中脫穎而出,自是少不得自身要有能耐。

他要做的第二步,就是整理出有關海上貿易的策論,然後交給挑選出的三名世家子吃透,再由他們各自家中父輩舉薦。

大周朝不缺官員,缺的是有能力的官員。

海運衙門由當今聖上初立,無有先例可供借鑒,因此隻需將策問背熟吃透,在聖上麵前能夠侃侃而談,自是會被選中為官。

青瑤認真聽講,連連點頭,眼中滿是佩服。

青玉耷拉著腦袋,昏昏欲睡,聽到最後,忽然開口道:“這可是大功一件啊!公子既然能寫出海上貿易策論,為何不直接交給聖上?說不準就能因此踏進政事堂。”

江景辰搖頭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與政事堂交惡,乃是聖上之意,是被逼無奈,是不得已而為之,目前交手倒也算是點到為止。倘若再出這麼大的風頭,政事堂勢必會對我下死手。”

真要是到了那時候,用不著等到二十歲,隻怕十九都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