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很意外。
“哦?泰王你怎麼來了?”
“快起來,來人~賜座。”
所有人都知道,體弱多病的李從林是李璟最寵愛的兒子。
這個待遇也是沒誰了。
李從林再次拜謝才坐下。
他回頭掃視眾人,身後的徐鉉,陳喬,韓熙載,孫晟,都微微低頭,沒人敢與他對視。
李從林意思他們都明白,這點小事都處理不好,還需要他親自下場。
李從林再不主動出現,局麵就要控製不住了,這說明他很著急,而且他一直在關注著朝堂這邊的情況。
太監遞上奏折,他裝模作樣的看完,略微思考,又看向馮延魯,麵無表情。
“請問馮大人,你為什麼這麼肯定,那一定是南漢的軍隊?”
馮延魯皺眉,沒想到李從林會來,而且一上場就把矛頭對準自己,他什麼時候說這一定是南漢的軍隊了?
這不是奏折說的嗎?
不回答又好像不行,可該怎麼說,這老大可沒教他啊。
馮延魯隻能謹慎的說:
“回泰王,您是說奏折有誤?”
李從林微微一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
“南漢的特使才走了一周,你忘了?還是在場的各位都忘了?”
所有人沉默。
大臣們不是魚,他們的記憶也遠超過七秒。
可現在舒州被被襲是事實,那個地方,不是南漢的軍隊還能有誰?
馮延魯趁機回複道:
“也許這正是南漢的障眼法,目的就是為了迷惑我們,讓我們放鬆警惕,然後突然發起進攻。”
很多人都點點頭,對馮延魯的想法很認同。
李從林得到他想要的回答,轉頭對李璟說:
“啟稟父皇,既然大臣們都覺得南漢背叛了我朝,那就請父皇恩準我前往舒州,一探究竟。若真是南漢的軍隊,我必然將他們勸退!”
大臣們意外中發現了驚喜。
對啊,這是良策啊~
這李從林是南漢的駙馬,他們這麼親的關係,要是泰王能出馬,南漢肯定會給麵子。
勸退倒是不太可能,不過,不用再派兵馳援,有什麼條件盡管提,割地還是賠款,有什麼問題可以商量著來。
反正能保證金陵安全,不用舉家逃跑就行。
於是立馬有牆頭草站出來開始附議,並對李從林的行為歌功頌德。
說他以一人之力拯救百姓於水火,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泰王果然是國之基石,有他在必然國泰民安。
溢美之詞毫不吝嗇,能有多誇張就有多想吐。
馮延魯黑著臉,內心無奈至極,他好不容易的帶的節奏,讓泰王三言兩語就化解了。
大臣們和李從林一唱一和,哪還有人需要李從嘉?早都把他拋到腦後,犯了死罪還想搞事情?老老實實在牢裏待著吧。
可李璟卻遲遲沒有發話。
他不是不相信兒子的能力,隻是非常擔心李從林的身體。
從小,李從林連宮門都極少出去,王府更是一天也沒住過,現在要去這麼遠的地方,而且路途艱險,環境惡劣,這讓他怎麼放心。
李從林看出李璟的顧慮。
“父皇,兒臣身體無礙,您從小教育兒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若用我一人可換天下太平,死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