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投降,身與心的一致性(2 / 2)

孤不信教,但孤成功了,所向披靡,歐羅巴的政治家毫不猶豫選擇投降,上帝在此刻沒有任何用處。

投降,是身與心的一致性產物,當身心一致的時候,就不需要虛化的信仰來偽裝自己。

換句話說,懺悔、祈禱,隻會讓某些人披上精神虛偽的外衣,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族群性格,變成強盜的掠奪本性。”

笛卡爾的‘頑固’超乎想象,這次思考時間很短,因為他讚同這種論斷,且接下來兩人對話很快。

“殿下是智者,鄙人深受啟發,但我依舊信仰我心中的上帝。他們隻是走入歧路的人,錯的不是上帝。”

“這是笛卡爾先生的自由,那麼,您同意做孤的特使與母國溝通了嗎?”

“這是我的榮幸,請您吩咐。”

“好吧,我們總算有了一致性。在吩咐之前,請先生告訴孤,什麼是投降?”

“投降是為了保證生命權,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

“不,從政治家的角度看,投降隻是一種暫時性的妥協。在西方文化中,投降並不恥辱,但在東方文化中,流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投降與屈辱!您認為保全生命就是英雄,我們認為寧死不屈才是英雄。”

“這沒什麼錯,若路易十三和腓力四世投降能保全臣民的生命,他們並不會受到譴責,大概也不會引起混亂。”

“不不不,笛卡爾先生忘記了一件事,他們就算不投降,孤也不會要平民的生命,這是偷換概念,而且您不知不覺把自己踏入虛偽的陷阱。”

笛卡爾眉頭一皺,“殿下認為他們沒有投降的價值?”

“沒錯,就是如此!”

笛卡爾這次停頓了一會,不確定問道,“殿下要取走所有的財富,還是需要領地?”

朱鼎順哼哼笑了,“笛卡爾先生明知故問,不僅如此,他們還得表現出對應的價值來換取自己的生存和地位。平民的生命、貴族的財富、王國的領地,這些本來就是勝利者的東西,他們若不想全部交代,就得用等價的東西來換,孤不接受討價還價。”

“這是勝利者的權利,我可以明確傳達給他們,結果如何,恕我沒有絲毫影響力。”

“沒關係,孤有時間,也有耐心。對於戰爭,政治家隻在乎權力,商人隻在乎金錢,信徒隻在乎輿論,有些時候,信仰並不能讓人突破自我,但生存的壓力可以。”

笛卡爾眼神一亮,“令人驚歎的東方智慧,東歐大戰結束,歐羅巴很多人已經在懷疑自己的信仰。”

“錯,這是你們固有立場的單方麵視角,不是我們的意願。我們隻追求不敗,不追求必勝,您必須明白其中的差別。”

“好吧,投降是身與心的一致性,他們已經做出了選擇,也許他們正在等待您的召喚,而您隻會選擇有價值的一方。”

“沒錯,這就是特使的任務,隻需要傳達孤的意願就可以,無需多言,笛卡爾先生回法蘭西,菲利普到西班牙,孤沒有第三個特使,二選一,他們也無需太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