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千裏之外的重視(2 / 2)

沈陽城剛剛開始建設,努爾哈赤同樣在城外大營居住,李永芳求見後,遞上那張小紙條。

六十七歲的努爾哈赤小眼、大臉、寬額、粗鼻、肥耳、八字胡,大汗當然有大汗絕對的威嚴,看完小紙條兩眼放光,“哈哈哈…額駙立功了,看來大金馬上會有一次大勝。”

女真沒有入關時,稱呼非常混亂,怎麼稱呼都行,李永芳的稱呼就與別人不同,聞言躬身道,“英明汗,這消息需要確認,八月發出來消息,到現在遼西還沒有動靜。若是假的,貿然集結白白損耗糧草,若消息屬實,他們突然回縮,我們就算占地,明狗也把主力完好無損帶回關內,實在果決狠辣。”

“這消息來自哪裏?”

“回英明汗,來自五軍都督府,但他們也無法主宰朝政。”

“明朝越來越虛弱了,連遼西大軍的糧草和餉銀都無法支撐,二百萬遼民,能剩下多少呢。”

努爾哈赤似與他說,又似乎自言自語,李永芳沒有貿然搭話。大金開國元勳五大臣,費英東、額亦都、何和裏、扈爾漢、安費揚古,全部與近五年內病逝。

四年前,努爾哈赤已經確立新的治理方式,即廢太子代善、侄兒阿敏、五皇子莽古爾泰、皇八子皇太極這四大貝勒分月值理政事。

努爾哈赤想了一會,最終把智勇雙全、機警聰睿、善用權術、深受寵愛的八皇子皇太極傳喚而來。

他們現在還是一大四小同時麵南的座位,皇太極圓臉長長的八字須,見禮過後坐到父汗旁邊。

略微一思考,躊躇著道,“父汗,這個消息的真假不重要,出自誰手才重要。”

“怎麼說?”

“回父汗,回縮既然是戰略,那就需要一個道德借口,冠冕堂皇的理由,這是臣子的思路。若是皇帝,他應該想的是回縮後,怎麼確保南北兩翼對大金的威脅。”

“哈,就憑魏忠賢那個九千歲,笑死人的大明朝,讓一個閹人權傾天下。”

皇太極眼裏閃過一絲精光,看向一旁的李永芳,額駙立刻縮脖躬身,“貝勒爺言之有理,就算明狗回撤,也是大隊依托兵堡而撤,大金追擊得不償失。英明汗帶軍尾隨,不費一兵一卒,即可取得關外所有土地,上天預兆天命所歸。”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同時點頭,論虛偽,還得漢人,“額駙繼續打探一下這個建議出自何人,皇兒令遼西前線的斥候多加查探,放空就不好看了。”

兩人同時躬身,李永芳卻沒有走,訕訕得彙報兒子被強盜關押一事。

努爾哈赤一揮手,“率泰不是草莽之人,一定有隱情,按你的想法處理吧,讓大朗去看看也好。”

“等等!”皇太極叫停躬身的李永芳,朝努爾哈赤一躬身,“父汗,這人孩兒聽過,遠在千裏之外已威脅大金,他明顯想恢複明朝舊地,皇帝和百官默契裝瞎,做自己人不可能,但不能搞成敵人,額駙不妨攜重金做朋友。”

“呃~貝勒爺,他隻有兩三千人馬。”

“糊塗,兩三千可以讓土默特與哈喇慎老實做生意嗎?就算他三千人,也證明他隨時可以調動宣大十幾萬邊軍。這是明朝伸到塞外的一支力量,遼西都準備回縮,他為什麼穩若山巒。”

努爾哈赤明白了,果然有問題,雖然很遠。

朱鼎順若聽到皇太極的分析,大概會膝蓋發軟,胖子,哥是宗室的垃圾好不好,與朝廷有屁關係。

“皇兒說的有理,無論怎麼看,明朝都在加強北麵的防線,這與遼西回縮的戰略相輔相成。額駙,讓大郎多帶點人手,去宣大看看到底怎麼回事,靠那些商人不行。”

“是,微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