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天崩在己巳(2 / 2)

皇普嵩與劉展相處的最久,種種過往曆曆在目,深深知道,以劉展這般近乎妖孽般的人物,絕不會無的放矢,信口雌黃。

劉展此舉必有深意,為了慎重起見,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最終作出決定:先把家人安排去幽州,隻留自己在洛陽。他們都是為官之人,不可能因為劉展的一句話,掛冠而去,家人才是他們的顧忌所在。

這一消息極大觸及了那些有心人,終於有人坐不住了,開始變賣洛陽的家產,準備舉家遷往幽州。

當然,這些人畢竟是極少數,洛陽是大漢的都城,哪裏也比不上洛陽的優勢。所以,大部分的人還在觀望,多數的人不會因為幾句童謠,就真以為下大亂了。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人流開始向幽州流動,盡管很少。

與之相反的是,更多的人對此嗤之以鼻。就童謠吧,崩在己巳,尼瑪,簡直是一拍胡言!子才三十多歲,怎麼可能呢?

這一幕不僅發生在洛陽,其他一些大城市也有類似的舉動。劉展在各大城市都有產業,年底前已經開始收縮,大量的變賣產業,每個城市隻留下很的一個店鋪。

這些年,劉展在幽州大搞基本建設,囤積了海量的房產和土地。新建的宅邸主要集中在北戴河這個新城,原來的無人區,現在已經建設了大批的房屋,大片的地方被圍著,看似像沒有竣工房子,其實,稍加處理即可完工。

長城以西的其他幾個城市,主要是以沒收烏桓人的舊產業為主,這些房屋略一修整,就是嶄新的房屋。

人分三六等,有錢的人可以到北戴河購買豪華的產業。錢少的人可以在其他城市購買舊房,各個層次都要兼顧到的。

至於那些沒有錢的流民,幽州早已經做好了布置。這些窮人將被安排在長城以東的遼西和遼東,他們將獲得無償的土地分配。五畝地以下的免租,五畝地以上的人家,按照土地的多少,按照梯次交納地租。土地越多,交納的地租越多。

按照劉展的法,這是一次土地革命,一種非常溫和的土地革命。經過烏桓叛亂以後,幽州已經很少有大片土地集中的士族。

至於那些士族,在這場潛移默化的土地革命中,不得不接受現實。這是一種趨勢,一種無法抗拒的大趨勢。

進入三月份,中原的人流開始湧動。這些中原人,主要是那些沒有土地,生活艱難的窮人。

東漢末年,土地兼並凶猛,不斷的向士族手中集中,造成了大批無地的流民。與其在中原活不下去,還不如另尋出路。

不得不,當初,劉展安排的一些黃巾餘孽,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些人穿梭在窮鄉僻野,廣泛散布幽州的土地政策,再加上現在的一些流言,使人們產生一些對未來可能發生戰亂的恐懼。

流民開始湧動,數量不大,影響卻是深遠的。

“你們這是到哪裏去呀?”

“到遼東去。”

“遼東啊,那裏可夠遠的,好像很荒涼、很貧瘠吧?”

“再荒涼、再貧瘠,也比在這裏餓死強吧?更何況,到了那裏有土地耕種,有了糧食就不會餓死。”

人流走到一處,影響著一處的人們,總有一些人加入其中,流民在行進中不斷的擴大,向北滾滾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