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部署(2 / 2)

我深知幾位都是當世大才,目前與各位比肩的也就三五位而已。像在座的幾位武將領兵打仗,衝鋒陷陣絕沒有問題,論起武力他們都是大漢朝頂尖的人物。但是,若讓他們耍耍心眼,玩個陰謀詭計恐怕難為他們,所以,這方麵就要指望在座的幾位了。”

田豐等人也深感陷入繁雜的政務,有些施展不開,同時也知道以目前的現狀隻能如此,畢竟他們是劉展最信任的人,不可能將幽州的大權放任自流。田豐問道:“主公,這個機構的具體職責是不是類似智腦之類的,戰爭期間起到參謀一下的作用呀?”

“嗬嗬,可不會這麼簡單啊,我覺著這個觀念已經落後了。雖然,設立這個機構類似於你的諸如智腦、參謀之類,可是要比這些複雜的多啊!

整個戰爭從開始的形勢分析、撲捉敵方情報、敵方與我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分析、優化最佳戰略戰術、策劃整個戰略部署乃至每一個戰術布置、戰爭前的軍事裝備和物資準備、山川地理江河湖泊的勘探、甚至是氣候的變化分析、戰爭過程中意想不到突發事件的應急方案等等。

實在太多了,可以凡是戰爭所涉及到的都是這個部門關注範圍。要讓我全恐怕也難,諸位可能心裏有數了吧。”

劉展的一番話可是超出了在座的幾個人的認知範圍,與他們所謂的軍師或者智腦有很大的區別。

“這個……似乎超出了一個謀士的範圍呀。”田豐猶豫地。

“的確,這個機構本身就不是一個人所能勝任的,需要群策群力,合眾人之力拾遺補漏方能完美。

打個比方:子楊側重於情報,在敵我的軍事力量對比方麵比較清楚,這是子楊的側重點,從這個角度提出自己的觀點;元皓側重裝備、糧草,對戰爭的規模,持續的時間、力度比較有發言權;再比如,有人在氣候方麵非常擅長,提出戰爭對於我方有利與否等等。

各個方麵彙總,多一個人就多一個見解,綜合各方麵的因素,彌補各種漏洞,製定出完美的作戰方略,指導戰爭的每一步、每一個階段,力求花費最代價取得最大戰果,這就是它的最終目的。”劉展耐心地為他們講解。

“主公高見,合眾人之力必強於個人所為,這可是個新鮮事,需要好好琢磨。”劉曄。

“不錯,當今下能人不會少,若論個人的智慧或許互有高下,這就決定了一旦對上戰爭的勝負各半,可是,若集合諸位的智慧,勝算必然大大提高,這就是我們要的結果。”劉展再一次強調集體的智慧。

眾人聽了劉展的話頓時來了興趣,劉展是誰呀,他的言論從來就沒有落空過。除了對大局的分析能力和預判,識人的能力也是非凡。

這些當世高人雖然不至於自命非凡、目空一切,高人嘛總有些傲慢不是?一般的人自然不會在意,但是當世高人卻不同了,他們灰常急切滴想知道,下都有哪些人與之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