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以黃帝、炎帝和蚩尤為代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炎帝部落東遷在山東、河南一帶與原住民蚩尤部落相遇,發生了衝突。蚩尤率領的部落生產力水平較華夏集團略高一籌,武器製作精良,士兵勇猛善戰。最終炎帝節節敗退,逃往河北涿鹿投靠黃帝部落。炎黃部落聯合起來與蚩尤在涿鹿進行了大戰,蚩尤敗後逃到冀州一帶,被黃帝部落殺死。這就是史書上有名的“涿鹿之戰”。
但世人不知道的是,蚩尤乃不死之身。傳說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並有饕餮、渾沌、窮奇、檮杌四大凶獸坐鎮。蚩尤戰敗後,炎帝利用神農鼎開啟祭台,種出渡靈之花將此封印在無涯海深處。並劃出界限,神農架就此一分為二,陰陽兩儀,由後代神農氏在此鎮守。
——序章
十七歲那年,我遇到一個長生之人。他告訴我,往前走,別回頭...
與秦嶺山脈平行聳立,東西橫亙的大巴山脈,我已在此地生活了上千年。見證過古冰川的消亡,喀斯特地貌的發育。由堅硬的結晶灰岩構成高山峻嶺,山體長期受河流強烈的切割後,變成陡峭的峽穀。怪石嶙峋,飛壁突橫,這裏便是孕育上古太陽之神的地方--神農架。
世人皆知神農架是大巴山的最高峰、秦嶺的餘脈,因華夏始祖神農氏嚐百草救民之傳說而得名。有著嵐氣氤氳,虯鬆古木,巨大的原始森林成為無數生靈的遊樂園,生生不息。可沒人知道,神農架分陰陽兩山,陰山與陽山截然不同。我看得見外麵,外麵的人卻看不見此山,任憑我叫破了喉嚨也換不來回應。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我眼睜睜地看著這四方天地鬥轉星移,滄海桑田,日升月落,春去秋來...但我也不是全然無法與外界聯係,這裏有一棵老樹,萬年長青。它有著像眼睛一樣的洞口,深不見底,又似一片汪洋,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湧動。我曾試圖穿進去,可都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給推了出來,無論我往裏麵扔什麼東西都會給我吐出來,這不解風情的“老古板”。不過我可以透過洞口去窺探外麵的世界,看著外麵人們的服飾從樹葉獸皮到深衣袍服;從褒衣博帶到短衣寬袖;從齊胸襦裙到旗袍長衫,現如今,倒是花樣百出了。這些人每次來看我都會帶著寫滿願望的紅布條,看著他們跪下向我虔誠地禱告。太多太多的請求,聽得人止不住發笑,求我?我算個什麼東西,連出都出不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些小娃娃還喜歡傳唱一首歌謠“薑水湯湯,鹿原蒼蒼,千古炎帝,萬世敬仰”。可是,他們卻漏了後麵四句:“陰陽二儀,兩兩相望,不知我身,唯有尋根”。幾十個大字深深的刻在老古板的樹幹上,任憑風吹雨打,依舊字跡清晰。
陰山二十四小時輪回二十四節氣,也就意味著一天時間經曆春夏秋冬。當陽山太陽升起時,陰山太陽落下,所以我從未在陽光普照下見過萬物複蘇,春暖花開的場景。當白晝到來時已經是滿山枯黃直至白雪皚皚。黎明的昏暗倒是可以看見鬱鬱蔥蔥的森林,不過綠得發黑,到處的蛇蟲鼠蟻,窸窸窣窣。人對於看不見卻聽得到的事物,更覺可怕至極。在這裏,依然遵循著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那我又是怎麼活到現在的呢?我有五感五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個人類。可是,我不會死。每當我被其他生物殺死後,總會在掛滿紅布條的老樹下複活。可是死亡帶來的感覺不會消失,有過溺水身亡的窒息感;有過服用毒物後的渾身抽搐,肝腸寸斷;也有過從高處墜落後全身筋骨寸斷的痛不欲生,牙齒被活生生咬碎...我曾試想過,是不是因為人們的禱告才會如此,於是我發了瘋似的一遍又一遍撕下掛在樹枝上的紅布條,甚至想砍倒這棵千年古樹,事實證明,一切都是癡心妄想,徒勞罷了...
神農架陰山,就像人們所說的人間地獄,而我卻是“陽人”,我虔誠地等著,下一位陽人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