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章老邊主要分享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並且如何利用它。
(主要工具挑選分為:輔導書篇,練習冊篇,知識手冊篇以及拔尖用的提升篇。
如何利用工具分為:課本篇,輔導書篇,練習冊篇,知識手冊篇,試卷篇以及提升篇。
除提升篇外每種均分享三種,適合不同的學生情況,提升篇僅用於優秀生,屬於特別篇。)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課本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工具,特別是對於基礎生而言,它的性價比非常高,畢竟義務教育階段不要錢,就算到高中,課本費也不貴。
語文和英語書本的內容也能讓我們打好基礎,畢竟雖然語文英語總考課外的知識,比如閱讀都是課外的,但是它考的字詞單詞均為課內的,這個是一定不會超綱的。理科方麵,課本的公式定理都是必考的,隻不過它不僅僅考課內,還會通過課內考它的衍生,這個是符合規定的,雖然沒見過,但不能說它超綱,這也就是為什麼數理化最好買輔導書了,這種情況以高中化學為典型代表,高中化學中化學方程式很多,但在實際考試中我們仍會接觸一些不認識的化學方程式,還得自己推理,但是隻要掌握了基礎知識,答案隻是實踐問題。而文科,隻能說得分點都在書本上,背就完了,別說不背能不能提分?不能,選文科的同學很多都是因為學不進理科,所以才改選文科,畢竟覺得簡單,所以當你選擇文科時,哪怕知識點再枯燥,也得背,畢竟背了不一定用到,但不背的一定會考,墨菲定理終究是有道理滴。
所以書本呢,請一定保存好,特別是初中的書本,當然,那你說,我是不是隻用書本就行了,老邊隻能說,對於理科而言,現在的情況隻用書本學習是不太夠的。
雙減以後,課本進行了變動,書本的知識點都隻剩下了最簡單的內容,絕大多數的變式衍生都進行了刪減,但是考試大綱並沒有變動,特別是有些城市文理不分科了以後,對於高中孩子來說,更難了,特別是高中文科類學生,畢竟數學都是必考科目,但是不分科以後是所有的學生都考一樣的數學試卷,對於以前的文科孩子講,就是難度係數火箭式增大,所以,隻看書本隻做書本是不夠的,課本隻是打基礎的,想提分,隻能利用課本之外的東西。
但是,在挑選輔導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現在市麵上的輔導書太多了,隨便一家書店,輔導書少說十來種,如果加上互聯網上的,某寶裏麵的輔導書動個幾十種,那應該買哪一本呢?看網購評論?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你,去線下讓店長推薦?人隻會推薦賣的最火爆的那款,找老師推薦?雙減不讓,就算讓,也不一定適合,所以如何從這麼多的輔導書裏麵挑一本適合自己,這需要自己花費時間去觀察。
首先,先明確一點,輔導書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知識點總結,一般這種都是全一冊,試用整個中學階段,這種我一般喜歡稱它為知識手冊;另一種,是分冊的,一般裏麵包含知識點重難點題型例題以及相應的檢測題,這種才是我指的輔導書,有些還配備了試卷,至於那種全是題目的,那個叫練習冊,不是輔導書。同時知識手冊這種書,一般是用於初三和高三的,雖然說書上寫的是初高中一二年級也能用,但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並不太適合,因為這裏麵的知識點都是濃縮過的,比我們學習中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和題型會少的多的多,它隻適合想提前學習的同學或者總複習時檢索用。
輔導書,顧名思義是輔導學習的,所以它應該是一種補充,它需要能輔助讓你看懂你不會的知識點,也能給你提供考試的一些重難點以及一些重要的題型,比如易錯題,真題以及重難點突破等等,同時,自帶的答案你得能看懂,這才是一本好的輔導書。
對於基礎生來說,很多東西都不會,理解不了,那麼就需要輔導書比較的細致,比如說能用一種你能接受的方法講解知識點,所以對於基礎生而言,那種輔導書裏麵全是字,有也是表格數據,以及顏色單調的輔導書,是非常不適合的,因為對基礎生而言,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對這門學科就沒什麼太大的興趣,枯燥的文字和圖表描述加之單調的顏色配色,會讓他產生不來一點興趣,更別說去學習了,所以像這種輔導書,直接放棄就行,不管它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