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雷霆天外墜魂(1 / 2)

傳說天地生之初,為一玲瓏晶球,晶球初時清澈無比,並無一物,曆時一千零二十四歲,球內蘊有清氣,清氣上浮,再有五百餘歲球內漸生濁氣,濁氣下沉,年歲漸豐,清濁之氣愈發明顯,涇渭分明,又曆六百歲,忽一日,球身晃蕩不休,清濁之氣兩相交融,交織之下始有混沌。

時間過去一萬八千餘年,混沌之氣在水球內逐漸停滯,進而緊實,生木植,木植立於球內中心,下抵球底上達球頂,其上漸生蜉蝣。

蜉蝣聚,附於木植,經年累月,木植破開晶球,立於鴻蒙宇宙之中,混沌之氣宣泄而出,木植上所附蜉蝣被球內混沌之氣衝刷裹挾,無一剩餘,盡散於鴻蒙宇宙各處。

四散的蜉蝣結繭,將自身困於繭內,天長日久,所結蟲繭化為漫天星河,或有繭體化為石球,其上漸生累土、生水石、生草木,演化山川、河流、森林、再有萬物......

萬物有靈,才有日、月、星、辰之名目,此為四象,四象運轉,天地循環,五類俱現,生靈稱之為:山、林、河、焰、土。

後世乃作金、木、水、火、土,五行。

五行之本演化出五種初始元氣,其中水火二元最為純粹,互為陰陽,金木土三元氣自成天地,各自皆有陰陽。

萬靈之長稱為人,人具五行,五行中陰陽氣存體,是為‘存活’,五行陽元氣離體形成三魂七魄的‘元神’,人的元神從這個蜉蝣消失,到那個蜉蝣上去,即陽盡陰歸,便是死。

此時陽盡之後的肉體不是真的滅亡,此階段肉身處於被陰歸的狀態,但在這個蜉蝣上的肉身已處於死的階段,水火二元分開,水元留存在肉體之中,此時肉體為陰屬稱為陽盡,火元離體,隨魂魄去往另一個蜉蝣世界,稱為陰歸,但陰歸的魂魄是攜帶了火元,火元屬陽,引人魂魄,因此稱為魂火。

我們要講的故事,就是從一個誕生有許許多多種族生命的蜉蝣世界,十方蜉蝣上開始,準確的說,是十方蜉蝣上那陰歸離體的一團魂火。

那是一場持續千年的廝殺,但故事總有完結。

對於十方蜉蝣上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深夜,但對於無邊蜉蝣上的生靈來講,這就是一個很平常的深夜。

一道星火自十方蜉蝣的天空裏劃過,墜入十方蜉蝣東南部幽鬼一族的所在地,當所有人都在尋找著這一點星火時,這點星火卻悄然落在幽鬼族祠堂內那世代相傳的石質雕像上,這星火好像是活物,它緩緩地自豎瞳石像上向下漂移,某一刻,豎瞳的石人雕像忽然張開了眼。

睜眼的石像豎瞳裏產生了強大的吸力,要將那道星火往豎瞳中拉扯,星火急急前奔,但它弱小的身體爆發的那一點反抗之力對於豎瞳來說,隻是無用的掙紮,無色的吸力吸附著星火,星火明明滅滅的閃動兩下。

分成了大小兩半。

豎瞳一張一合,大半星火消失了......

與此同時,隨著豎瞳閉目,一簇星火卻在無邊無盡的另一個蜉蝣中掉落下來。

無邊蜉蝣界。

這簇星火在無邊蜉蝣界的角落裏晃了一晃,小小的身板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也與周圍漫山遍野,與隨處可見的幽綠色火苗們格格不入。

‘怎麼回事?’這團紫色的火苗想要開口,但沒有聲音,隻有神識。

這紫色火苗甚至沒有嘴。

‘我在哪裏?不對,我是誰?我要幹什麼?’

紫色火苗一跳一跳,離地兩寸,撞翻了身邊好幾個其它的綠色火團,隨著跳動,好像它燃得旺了一些。

那些被撞翻的綠色火團們無知無覺,又翻了身,飄向四周,重新燃動起來,倒是給這異火團留出一片空白之地出來。

它剛說到,不,也許是想到這裏,忽然,一道紫色的雷光,從黑漆漆的天上降下,直直劈在這團異樣的火苗身上。

剛剛出現的這團火苗,它太突兀了,鶴立雞群的它被這道比它粗大了好幾倍的雷電劈中,周圍的綠色火苗被餘波衝出很遠,但奇怪的是,這被雷電直接擊中的紫色火苗不但沒有熄滅,看起來反而燒的更加旺盛一些。

‘嗯?這是星辰之力,我還在十方界嗎?’紫色火苗腦子裏冒出這個念頭。

當然,一團火,是看不出腦子在哪兒的,不過也說不定,它可能沒有腦子。

‘什麼十方界?十方界又是哪兒?我為什麼要說這個?’

那紫色火苗懵懵的飄在那裏,‘星辰之力?’他想到。

‘星辰之力,我嘴巴呢?怎麼這裏全是些火團?火團?火團是什麼?嘴巴?什麼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