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冒險家在發現新大陸後兩個多世紀裏,不斷的向這片大陸土地運送移民和探險家,經過兩百多年的經營殖民,西方諸國已經逐漸在這片大陸上站穩了腳跟。
而東方賽裏斯國在六十多年前經曆了一次失敗的政變之後,老皇帝雖保住了皇位,但卻失了人心和臣子們的支持,最終在政變三年後退位,其最小的兒子新年登基,改年號:大德。
大德皇帝年齡雖小,但在幾位老忠臣和自己的多位新學老師輔佐下,上位後迅速收攏軍、政人心,並利用亂黨賊臣輕視之心設計,第三年以自身為餌,誘得亂臣賊子自投羅網,一舉平定軍政兩界,史稱圍獵之役。
此後大德皇帝良政頻出,安撫百姓,圍剿叛軍餘孽,飄搖動蕩的賽裏斯國逐漸恢複穩定。
其後大德皇帝積極與西方諸國建立海上商貿聯係,大量東方的絲綢瓷器茶葉香料物資不斷賺取大量財富,在貿易中獲取大量財富反哺國內時,還大量派出學子赴西方學習逐漸完善的數學、物理、化學、冶金、航海等各種學科,東西方文化交流和傳遞一下子緊密起來,百姓生活也在經濟的刺激中迅速的變好。
終於在大德十五年,大德皇帝的個人威望達到前人前所未有的高度下,開始推行政治、軍事上的改革,史稱大德變法。
大德五十八年,已經在位多年的大德帝在國內一片歌功頌德中,終於發兵新大陸,受地理位置、季風、洋流的影響,賽裏斯國的遠征艦隊得繞行南邊的魯爾角,路程不僅長達萬裏,同時大陸西麵咆哮大洋的複雜的海況也讓從賽裏斯過來的船隻隻能在新大陸中部的黃金海岸線登陸。
在獲悉賽裏斯人從黃金海岸附近登陸後,原本還在新大陸上打得你死我活的西方諸國立刻摒棄前嫌,組成了八個國家的西方聯盟軍共同抵抗賽裏斯這個龐大的東方巨獸。
為了阻止賽裏斯人繼續向內陸推進,聯軍和賽裏斯軍隊展開鏖戰。
雖然賽裏斯是個龐大的國家,但如此遠征的兵力並不多,而且兵器火力又略遜色於聯軍,雙方交手數次各有勝負,戰局一下子進入到了僵持階段。
僵持階段往往就是需要後方擴大增援的準備期,雙方一個為了擴大戰果,一個為阻止對方擴大戰果並將對方趕下海,雙方不約而同的都將視線投向了距離黃金海岸一百裏外的灰石海岸。
這裏除了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外,還盛產一種灰色石頭,而且有一個不錯的天然海灘,還有一個還未建設的深水灣,這簡直就是第二個最佳的登陸點。
為此,不占人數優勢,但占據了先機優勢的聯軍調派了近萬勞力和兵力,晝夜不停的在這裏修建了一個露天的臨時堡壘。
而賽裏斯國,則派出了第二批艦隊和物資,在補充黃金海岸的主力部隊後,剩餘部分船隻和物資以及作戰人員,則協同陸軍開始攻打這個名叫灰石堡的堡壘。
戰鬥進行的很激烈,賽裏斯軍隊久攻不下傷亡慘重,而這天,第二批遠征艦隊的一支掉隊的尾巴船隊,終於姍姍來遲的趕到這片已經用鋼鐵和鮮血灌溉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