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神傳——第一話(1 / 1)

酒肆食館,朱門閭巷;雕梁畫棟,飛簷鬥拱;青磚紅瓦,亭台樓閣;勾心鬥角,飛閣流丹。川流不息的人群,叫賣不止的商販;空中飛行的樓船,身旁疾馳的馬車。

矗立千尺的城牆令人歎為觀止;琳琅滿目的珍寶令人目不暇接……

凡是目所能及的一切無一不在向來者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興盛,而這裏,就是東唐帝國的都城——榮安城。

早在數年前的人魔戰爭時,一部分人類為了躲避魔祟的侵擾,逃入了一片群山之中,並在此砌立城牆,建設城鎮,以此來抵禦魔祟的進攻。這就是榮安城的前身,其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也為榮安城的繁華與興盛奠定了基礎。

經曆了數百年發展後的今天,在這片青翠的群山之中一條如巨龍般的灰黑色城牆沿著山脊高高聳立。

榮安城由南到北一共分為三個部分:外城區,主城區,以及內城區。

順著位於南側山穀處的城門進入榮安城,便是外城區。外城區結構稍微簡單,除了禁衛軍的營地以外,幾乎就隻剩下一些商會的倉庫了。

過了外城區,就是主城區。隔斷主城區與外城區的,是一層約兩丈高的青色磚牆。

所謂主城區,顧名思義,就是榮安城裏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是三個城區裏占地麵積最廣的城區。民居,酒館,客棧,茶樓,市集,商鋪……凡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切,都在主城區內。在這主城區中,又尤其以貫通榮安城南北的青鸞街一帶最為鼎盛。

在青鸞街上,有二十四座天橋。作為榮安城的一道獨特景觀,這二十四座天橋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連通著榮安城的東西城區。

主城區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圓形廣場。在圓形廣場的中心,立著一座七丈高的鍾樓這座鍾樓,也是榮安城的一個獨特象征。鍾樓的頂端掛著一口通體由混元玉打造的碧青色大鍾,其鍾聲可傳千裏。除去報時以外,混元鍾的鍾聲也經常被用來傳達訊息。

主城區內的建築結構十分複雜,巷道交錯、胡同極多,幾乎每兩座小樓之間都有木梯相連。就算是從小就生活在榮安城內的人,有時也會一不小心迷失在這片“樓海”當中。

青鸞街的盡頭,時一條二十餘丈寬的河流,河流的另一邊,就是非鬥者禁止踏足的區域——榮安城的內城區。

異神會、鍛造會、商會、萬靈會、法師協會、璿璣堂、萬象殿,以及東唐的皇宮——天元宮。這裏高樓聳立,金碧輝煌,彙聚著全東唐鬥者中的頂尖人才,是整個榮安城,乃至整個帝國真正的中心。

東唐帝國一萬兩千萬的人口數量在四大帝國中居於首位,是人口最多的帝國。而在東唐帝國的無數城鎮中,榮安城坐擁七百萬人,其中鬥者就占了近三分之一。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也是榮安城如此繁華的原因之一。

“稟帝君,應您的召見,幾位長老已經在議事堂等候了。”

古色古香的矮腳桌的後麵,被稱作帝君的男人抬起頭來。陽光透過玻璃打在男人的身上,使他淡金色的頭發顯得格外耀眼。

片刻的沉默過後,男人伸出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開口說道:“請幾位長老再稍等一會吧,我隨後就到。”

“是。”侍衛領命,轉身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