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正是草長鶯飛的好時節,讓本就早春的臨安城,更添草色蔥蘢。臨安是大景的國都,而大景地處中原,疆域遼闊。南靠大周與其共享中原腹地,兩國以崇嶺定為國界互不違犯,北上便是草原。草原由多個部族共同治理,部族以望月部為尊。
大景原名大啟,啟王在位時初期勵精圖治,大啟呈繁榮之象。但後期因幼年頑疾突發瘋病,悍然離世。由此大啟開始了長達五年的內亂。終由常山王了結此次內亂,繼九五之位,冊曹氏為後,定國號為大靖,圖治十三載,重用文臣,穩固兵權,病榻之時傳位於三皇子李長明。
明帝十歲登基,自請曹氏垂簾聽政,修國號為大景,此年為大景元年,後任常山白氏子白問舟為丞相,享監國之權。次年,周朝率軍進犯崇嶺。此為大景定國首戰,明帝本欲禦駕親征,受群臣阻脅未往。任原護國將軍季成河威北鎮遠大將軍,領兵七十萬前往崇嶺,丞相白問舟自請隨軍助戰任參軍一職。無奈此戰終是青山埋忠骨,馬革裹屍還。
白問舟原配季氏,出自護國將軍府,崇嶺之戰隨父出征,白氏一族世代專情,故白問舟自請隨軍。季白二人育有一子一女,長子白慕澤,幼女白慕言。自崇嶺一戰後,邊防不固,朝內又無能人可用,又聞白氏長子慕澤自幼受外祖父教導,果敢剛毅,謀略無雙。終是封白氏長子白慕澤為鎮遠護國將軍,率兵駐守邊關。
帝感念其白氏族人功勳,又憐白氏幼女自幼失怙。冊為郡主,賜號寒瑩。
大景九年——臨安城
臨安城內朱雀街,胡家娘子經營著一家餛飩鋪,她家的餛飩出了名的皮薄餡大,油水足,價格低廉。因此往來的商客,街裏鄰坊,那些平頭百姓們總是不免來此打打牙祭。
“胡娘子,胡娘子,來碗餛飩,再上半斤老山釀解解饞。”一名身著灰布麻衣行腳的客人來到了鋪內,抖了抖身上塵土,在坐上大喊道。
“來嘞,來嘞,這位客官,您稍等,奴家這就為您來上一碗。”胡娘子回應道。
不一會兒便端著圓溜溜,個個白裏透紅的薄皮餛飩,上了桌。
“客官瞧著麵生,可是頭回來吃奴家的餛飩?可若是頭次來,怎就知奴家別的酒到是不出彩,唯獨這老山釀當的上是臨安一絕”胡娘子嬌聲笑著,搭著話。
“胡娘子,這餛飩鋪日日迎來送往的,怎可記得所有人,我曾隨叔父來臨安做過皮草生意,到是有幸來此吃上一次酒。胡娘子的手藝當真是讓人流連,自是吃了一回當是再想吃個第二回。”灰衣客人,開了壇,用手扇了扇聞著了酒香,臉上泛起了紅暈滿足的回答道。
看著這名客人的酒蟲樣,胡娘子頓時心思活絡了起來,拎起酒壇,拿了個海碗,便為其倒起了酒來。
“見客人如此喜歡,那奴家定是要為客人倒上這碗酒的,客人以後可是要常來的,照顧照顧奴家的生意。”
灰衣客人飲了酒,高興的答道。
“自是一定,一定”
因是清晨,天色尚早,東方微微泛起魚肚白,鋪中隻餘灰衣客人一位。胡娘子便坐了下來,陪著灰衣客人閑聊。
不一會兒,遠處兩名衣著普通的行人,走了過來在鋪中坐下,見到胡娘子,用手點了點桌子喊到。
“胡娘子,來兩碗餛飩”
“好嘞,客官”隨即胡娘子朝著灰衣客人笑了笑,道了聲失陪便又忙活了起來。
隻見兩位行人又從懷中,摸出兩個紙包,打開竟是下酒的花生和牛肉。朝著灰衣客人喊道。
“這位兄弟有酒無肉,這酒怎就喝的盡興,我們兄弟兩個恰是口渴,可否向你討口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