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洛州弘農郡洛寧縣西平街元寶巷,元氏的永津侯府大宅坐落在此。朱紅色大門口前的兩座石獅子麵朝東南,威武莊重。
早秋黃昏時的殘陽映照在朱紅色大門上配上涼人的秋風,倒也顯得有那幾分莊嚴肅穆。偏偏在這氛圍之下,大門左邊的門檻上懶洋洋的側倚著一名少年郎在打盹,少年郎約莫十四五的年歲,身穿淺灰色道袍,一根不知在哪隨手薅的木棍隨手用來固定他那蓬鬆的發髻上,亂糟糟的散著幾縷頭發,配上少年郎俊秀的側顏倒也稱得上一句翩翩少年正當時。
這時一名小廝剛好從外處提著采買的幾盒點心,走上門前台階往著少年郎正倚著的那處走來,小廝看到門檻上打盹的這位,忙低頭道:“小二爺。”少年郎半眯著右眼看著小廝,瞧見手裏的那幾盒點心漫不經心問道:“這是給哪位爺采買的,茉香院的點心可不好賣啊。”
“回小二爺,這是黃鸝姑娘吩咐小的去茉香院取回來的,說是提前三天預定了的。”
“我娘,哎喲少見啊,平常她都不好甜口的,說膩得慌,今天這是來客了呀。”這位小二爺聽了小廝的話登時張大了那雙迷瞪的雙眼,眼珠子就這麼咕溜溜一轉,嘴角一咧,伸出手去拿過小廝手裏的幾件盒子。
“我提進去吧,你忙去吧。”小廝張嘴頓了頓“這樣怕...是,小二爺。”看到這位小二爺側過臉雙眼斜看過來的時候,記住了要從心的準則。
這邊小二爺拿過了點心,進了門內,拐過影壁走前院左邊的走廊,穿過前大廳左側直直往後花院池塘邊涼亭走去。
到了涼亭前,見到涼亭下站著幾名侍女,其中一眼過去,一位如那秋日的秋菊,清秀淡雅的玉人,就那麼直立立的站在那兒,身上素色的侍女禮衣也被那殘霞映照的恰到好處,似有秋日雛菊的淡雅清香一般,靠近了,如潔白玉石的天鵝頸配上皓齒峨眉,端端一個良人。
“小二爺,你這是。”秋菊似的侍女見這小二爺提著點心盒子慢悠悠耷拉著肩膀走過來,先一步擋在其身前笑顏如畫的輕聲問道,“鸝姐兒啊,我看娘定了茉香院的點心,就給拿過來了,瞅瞅娘親這是招待哪位稀客。”小二爺聽了黃鸝姑娘的話,見其攔住了自己,將頭偏過對方側著身子目光往涼亭裏麵瞟去。
“小二爺,你把東西給我拿進去吧,我去和夫人通報一聲,裏麵都是之前未曾見過來拜訪的女眷,小二爺這麼貿然過去怕是不好。”說著黃鸝姑娘便伸手過去接過點心盒子,這位小二爺正準備側身越過黃鸝姑娘往前走去,聽到了這話頓了腳,任由對方把點心盒子接了過去,隨後說到:“既然這樣,那我還是先走吧。”腳步慢悠悠往外挪去,可是那眼還是頻頻往亭子那邊投射目光,可惜那亭中竹簾帷幔偏偏擋住,瞧不得裏麵真切。
“小二爺,你今天這是怎麼了,怎地這般作態,還真是大姑娘坐轎啊。”這黃鸝姑娘提著食盒準備轉身往亭子走去,見得這小二爺如此這般,一手捂唇輕笑道,那小二爺靠近黃鸝姑娘耳邊輕聲:“我娘這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平常來拜見的貴婦小姐盡是打發不見的慵懶性子,今天這茉香院的點心都預定過來做下午茶待客,看樣子還要留人吃飯啊,這令我有些好奇啊,不過都是陌生女眷那就算了哈哈”,少年呼出的氣體打在侍女瑩玉般的耳垂,拂的女子耳飾輕搖,黃鸝姑娘雙臉微紅,垂眸細細瞧了一眼眼前人頷首便轉過臉去,躲過對方帶著那淡淡笑意的眼眸,聽著有些不敬長輩的話語,語氣輕柔道:“小二爺這話今日也就同我說說,入得我耳便散做秋風罷了,不要叫別個聽了去,傳出去對二爺以後入仕的品評有礙。”“無妨無妨,這也不就和鸝姐你叨叨兩句,其他人我也懶得多費口舌,再說就我這不吝性子還不一定去走那好了,鸝姐兒,我這就先走一步了嘿嘿。”看著漸帶嬌羞的大姑娘,小二爺嘿嘿一笑就轉身向後離去,鸝姐兒微微頓足似羞似惱般也轉過身帶著點心盒子往亭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