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重修(1 / 1)

有一次,齊孝公出兵去征伐魯國,魯君想派人去說服齊國,製止齊國的侵略,但是不知道用什麼言詞去說服他們,便去問展禽。展禽沉思了一會兒,就說:“我聽人說過,處在大國的地位,才可以教導小國;處在小國的地位,卻隻能服侍大國。唯有這樣,才能消除戰爭。我從來都沒有聽過,單靠言詞就能平息亂事的。假如是個小國,還很自大的話,隻會引起大國的惱怒,增加亂事,現在亂事已經開始,不是靠言詞就能收到成效的。”

展禽說完,就叫乙喜去犒勞齊軍,並且對他們說:“我們的君王沒有才幹,不能好好的管理邊界上的事情,以至於勞駕你們,還連累你們的風餐露宿在我們的邊境上,所以特別派我來犒勞你們所有的兵士。”齊侯說:“你們到現在才恐慌嗎?\"乙喜說:”敝國現在有德高望重的人輔政,所以並不恐慌。”齊孝公說:“你們室如懸磬,田野裏連青草都沒得生長,怎麼會說不恐慌呢?”

磬,就是指空無所有的意思。室如懸磬,就是用來比喻窮得什麼東西也沒有。它和“家徒四壁”都一樣,是用來形容極端的貧乏、困苦。

兒童成語故事之罄竹難書

隋煬帝楊廣的殘暴統治,導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農民起義。

李淵在太原起兵以後,自任為大將軍,積極地向隋軍進攻。這個時候,突厥的力量很強,李淵既擔心突厥壞自己好事,又想借用他們的悍馬,於是,聽從他人建議,與突厥的始畢可汗談和。最終,雙方約定:“若得攻入長安,民眾土地歸於唐,金玉繒帛歸於突厥。

李淵為爭取人心,還大開糧倉,救濟災民,且乘機招募義兵。然而,這些義兵都是烏合之眾,沒有經過檢閱練習,所以率領他們打起仗來很是辛苦。

此時,瓦崗農民義軍首領之- -的李密,在現在的河南省東部,擁有極大的力量,而且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聲討隋煬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這句話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簡策,也書寫不完隋煬帝的罪狀;用東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清隋煬帝的罪惡。以後我們形容罪狀之多,寫都寫不完,稱之為“罄竹難書”,這就是此句成語的由來。

這篇文章一出,立刻在全國引起了轟動,人們爭相傳閱,李密的聲勢更加浩大,各地反隋的領袖如竇建德和徐圓朗等紛紛上表,勸請李密即天子位。不過,李密認為洛陽城還未攻克,不必急在一時。

李淵這邊呢,倒是很想拉攏聲勢浩大的李密,便遣使通書。但李密自以為力量雄厚,要求李淵率領步騎數千到河南來,當麵締結盟約,由李密擔任盟主。李淵不敢得罪李密,卻又不想去河南,笑著說:“李密這個人如此驕傲自大,我正準備進兵關中,如果- -口回絕他, 等於平白又多了- -個敵人,不如拍拍他的馬屁,使他更為驕傲,然後再慢慢觀看鷸蚌相爭,我來坐收漁翁之利。”

於是,李淵命令溫大雅回了-封書信給李密,信上說:“天生萬民,必有司牧,當今能為司牧,作為天子者,除了你還有什麼人?老夫已經五十歲的人了,沒有那個野心,我願意跟隨你。\"李密見到信,看得眉開眼笑。從此,對李淵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