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空間裏有這些東西,但親手種植是農學人最後的堅持!一到別墅,季盡就先把地翻了,然後依次把種子埋進去。黃瓜藤用的架子之前她露台上就有現成的,也一並拿了出來放好。

別墅整體為極簡風,不過用的材質都是防彈堅固的類型。

圍牆高於二樓陽台,上麵還做了高壓電網,每隔一段區域就有一個攝像頭,所有監控畫麵都在平板上可以看到。

整個別墅一共三個出口,前大門後小門,還有一個是和大門並列一個水平麵的地下車庫入口,這個口子目前已被季盡封死了,車子日常進出從大門走。

新家,豆漿和剛從空間出來的餛飩不停聞氣味標記。

季盡也不管它們,隨它們巡視,上上下下的有的好它們忙活,她自己則是往別墅水箱裏倒滿水,痛痛快快洗了個澡。

發電機和陽光板是本來就裝好的,經曆幾個月太陽光芒毒射,這會兒已經蓄了不少電,正好可以拿來使用。

有空間的幫助,搬運家具輕輕鬆鬆。

一樓有個特別大的廚房,是季盡特意做大的,最開始設計的時候是想把這個廚房當成小型工作室,方便季盡加工食物,所以方方麵麵都兼顧了。整個廚房分內區域和外區域,內區域更專業一些,有甜品台和蒸烤區,參考了之前她蛋糕店的布局,外區就比較簡單,和普通家用廚房一樣做成U字形,中式廚房的設計。

趁這段時間,剛好可以利用這個廚房再做一些吃的放到空間裏隨取隨用,雖然說空間有工廠可以批量生產,但是工廠的類別有限,開一個品類就要耗費不少能量,還不如她自己動手做來的劃算,她現在的能量都打算留給能量商城。

一樓剩下區域是客餐廳、公衛和一個客臥。客餐廳連在一起,打通了後大約有五十多個平方的空間,兩邊剛好挨著前後花園,三麵都是景觀窗,玻璃用的多層防彈級,光是裝窗簾就花了季盡一下午的功夫。

空間大有空間大的好處,之前小區房子空間有限,隻能讓兩隻狗子在空間裏玩耍奔跑,雖說在空間裏能夠玩得盡興,但也有一點不好,空間溫度是恒溫的,不會過熱也不會過涼,和外頭差別太大,舒適度的確不錯,但狗和人一樣不能一直處在舒適區裏,加上小狗也不會自律,所以長時間呆在空間對它們並不好。

現在客餐廳除了必要的餐桌沙發外的區域都可以給餛飩和豆漿玩耍,再加上兩個院子,活動空間足夠,能盡快讓兩隻狗子適應外界不斷變換的溫度。

客臥大約二十平方的大小,窗戶正對著前院水池,裏麵內置衛生間。

二樓有主臥和次臥兩間房,兩個房間都差不多大,陽台是打通的,除過道外還有一個公共區域,放了一些書櫃和一個大型手工桌。兩間臥室都有配套衛生間和陽台,主臥裏還設置了一個小書房,用移門隔離。

陽台都是朝南正對大門方向的,比圍牆矮一些,但有視角落差,人站在陽台上能看到外邊的景象,外麵卻看不到裏麵。

三樓則是完全開闊的區域,隻有承重牆和一堆架子,目前還放置著沒有整理,當初設計的時候是打算做成培養區的,培養區是個大工程,現在季盡還沒時間顧到,隻能先擱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