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的軍隊優勢在於騎兵,較高的長城關卡是他們的劣勢。因為他們必須跨運戰略物資。所以他們通常從較低的關卡入。這樣備戰的耗時短。但是無論如何也需要運輸一定物資。所以離長城越近,越能抓住他們的空白時間,我們優勢也就越大。圍而抄之,能夠影響他們。但是前麵說過開門揖盜,所以先動用一些敢於冒險,對蒙古兵有仇恨的老百姓在較矮的長城處進行設伏。打不過就跑,能破壞多少,就多少吧!猶如障眼之術,這樣可以減少韃靼的猜疑。”
“這幾日我先操練老百姓,願意服從的給予獎勵,不願意的也給一些物資,讓他們回家!”
“還要抓緊時間訓練明軍,在固定的地點,固定的時間點,一聲令下,圍而抄之!“
昏暗的房間,火焰在燈盞上肆意地跳動著,映射著陽明躬著身寫字的身影。
“啊~”
陽明撇了撇嘴,向上張開伸了個懶腰,而後肩膀前後活動了一下,最後更是雙手反著向後交叉,開了個肩。
陽明知行合一,按照自己的規劃來。
剛開始有些民眾,不認可陽明這麼小的娃娃做主。
但是他們發現陽明順著他那一套所謂的“知什麼合什麼一”,對每個人都很好,就連不去的漢子,對王陽明都讚不絕口。因此很多百姓都搶著去為陽明效勞。
大明的騎兵主要對抗蒙古兵,在這八千可用軍裏麵,大概隻有兩百個。剩下的主要是步兵。王陽明動用人脈,調出了大概八十個炮兵。主要用來對付克製蒙古騎兵。
蒙古兵也不是無腦之人,即使當時王陽明清理了三個蒙古人的屍體。但是蒙古人還是發現了血跡,並且對號入座,看一下是哪個部落的人被漢人清理了。並且更加謹慎,但是入侵還是不能遲。
因為部落裏的資源確實緊張,所以不能因為三個無關緊要的下屬,而延緩入關進程。
蒙古部落
“明日平旦入關嗎?”
背對著門簾外的暮光,一隻眼睛帶著刀疤男子對著其上,右手捂著胸口微微彎腰低著頭問道。
一個身著斷腰貼裏服的男子正坐在上位,右手不住地把玩兩個核桃,微眯著眼打量著某處。
聽到下屬問道,他微微開眸,點了點頭。
“那麼帖木兒,還有什麼安排的嗎?”
“除了不要帶馬,以步兵和輕弓箭為主。還要由你去帶領,格斯兒。”
“遵命!”
帖木兒頓了頓,又道:“帶上繩索,主力從高處登關。分散從低關入。”
“遵。”
而此時的陽明不知道敵軍的想法。
他站在縣衙,對著幾個離低關近的村民說道:“蒙古人隨時會攻入,也隨時可能從不同的關卡進入。所以我們要萬事俱備。”講到這裏,王陽明看著居民們,深深的吸了口氣,又緩緩吐出,“帶上刀子,如果他們爬高就割斷。記住了,我們的本意不是要與他們拚命,而是障眼,影響他們,盡量不要搭上自己的性命。我們是開門揖盜。後續我還會組織大明的軍隊去圍而抄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