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這件事,看著簡單,在外行的眼裏,無非就是畫幾個符號,然後跟周圍的人說,這個字,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剛開始,梟也是這麼想的,而等他開始做這事的時候,他才發現這可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在一種語言中,最好解決的是那些能夠直接表示具體事物的字,但有些字可不是用來表示具體事物,比如漢語中的虛詞、英語中的介詞等等。
雖然經過考古學家發現,人類文字最早大都都是那些能夠表示具體事物的字,像語中的虛詞、英語中的介詞等表示特殊含義的字或詞很少或者在一些原始語言中幾乎沒有,但這就並不意味著梟也要像他們一樣重走一遍老路,開玩笑,老子他媽的都知道了語言的結構、文字的種類、以及語言不同的表述方式,所以說跟穿越前那個世界的那幫語言學家差遠了,但好歹略知一二,怎麼可能又會重走一遍老路呢?
“我才不會按照語言正常的發展脈絡進行創造文字,不說一口氣吃成胖子,老子也要讓語言能夠進行正確的表達,至少能夠表達一些抽象的事物。”梟下定了決心。
因此,梟此時的,研究重點並不是如何表達那些具體事物,比如牛啊、羊啊、山啊、草啊、之類的,因為這些表達起來真的太簡單了。
既然不走尋常路,梟就直接打算模仿穿越前的那個世界的人們學習外語的方式創造文字。
基礎的一些字直接跳過,直接進入語法,梟打算先處理一下語法結構。
語法在一個語言中占據極其重要地位。
一種語言必然擁有語法。
語法,根據官方的定義,就是語法單位在組合和聚合中所產生的各種關係意義,是詞進入語法組合之後由語法結構所賦予的詞義之外的意義。
由語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詞語的組合方式、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義。如主謂關係、動賓關係等是反映組合方式的,名詞、動詞等是反映詞語的組合功能的,陳述、疑問等是反映詞語的表述功能的。至於性、數、格、人稱、時體等範疇意義,也是反映上述方式和功能的。
語法意義必須是由某種語法形式(包括顯性形式和隱性形式)表示的,如果沒有相應的語法形式,語法意義就不能成立。
語法意義是從各種具體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中進一步抽象出來的高度抽象的意義。
語法的結構可以說直接決定了語言的類型。
當然,語法的簡單與否也直接決定了該種語言是否容易學習。
如果該種語言擁有越簡單、越少的語法結構,則該種語言學習起來就越容易,反之則越難。
但並不是說語法的結構越簡單就越好,過於簡單的語法結構會帶來一個較為嚴重問題,那就是該種語言的表述能力較為單一。反之,語法越複雜,雖然學習的時候越難,但表述能力就越強。
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在梟穿越前的那個世界所說的母語——漢語。
漢語可以說是在那個世界可以說是最難學的語言,光是其語法結構就可使學習它的人抓狂。但這也使漢語的詞彙在組成句子的時候即使是混亂的,閱讀者也依舊能夠理解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
因此梟打算以穿越前的那個世界的漢語作為模板,開始造字,梟心中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讓這個部落的人也能說上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