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界橋鏖戰(2 / 2)

田豐亦道:“可同時命子龍作南進之勢,若能勝袁紹北路大軍,則乘勝直取鄴城,若不能立勝,可牽製其軍,不叫其還屯於鄴,此時袁紹無兵可用,必回兵而去也。”

華靖聽罷大喜道:“奉孝、元皓之計甚妙,就請兩位命人傳書與子龍及太史子義,吾等於此地,且按文遠計勝他幾場,奪袁軍士氣,到時必可大破之。”

眾將高聲稱諾,各自分頭行事。第二日,華靖又率將整點人馬,出營討戰,此次出戰與昨日不同,華靖命張遼率五千鐵甲騎兵居中,左右有典韋、華雄各領一萬輕騎兵護住衛,華靖自引兩萬刀牌手隨鐵騎之後,準備圍殲殘敵。

袁紹聽華靖又來罵陣,胸中怒火萬丈,急領大軍出營,來到陣前不由一愣,見華靖軍陣之中,五千鐵甲重騎列成兩個大型方陣,各個無論人馬皆有重甲防護,隻露雙眼於外。袁紹哪見過這樣的騎兵,心中苦思對策,正思量間,隻聽對方陣中一將高喊:“袁紹小兒,張遼在此,可敢試吾鐵騎之利?”說罷不再答話,指揮鐵騎方陣衝擊敵陣,一眾重甲騎兵自打成軍以來,未曾正式用於戰陣廝殺,軍士眼看輕騎、步伍都隨主公南征北戰,隻自己未曾上陣,一個個心急如焚,摩拳擦掌要顯示鐵騎神威。

這時聽張遼將令已下,“刷”得一聲將手中二丈餘長的騎兵槍放平,按平時演練陣型變化,列出三角衝擊陣法,張遼於馬上手持月牙戟斜指,高聲喝道:“殺賊就在此時,兒郎們隨我衝。”喝罷催馬衝向敵陣,身後五千重騎催動,如巨浪排空一般,蹄聲如雷聲轟鳴,袁紹眾軍隻覺得眼前來敵凶猛異常,勢不可擋,又覺得腳下大地顫抖呻吟,仿佛被鐵騎踏碎了一樣,胸中銳氣已失,不知如何抵擋。

眨眼間,張遼率鐵騎衝入袁紹陣中,所過之處袁紹所領冀州軍士俱嚇得肝膽俱裂,四散而逃,無人敢擋其鋒芒。袁紹隻看得目瞪口呆,他哪裏見過這樣的戰術,簡直就是一麵倒的屠殺,對方人馬皆罩鐵甲,刀砍箭射不入,而自己的軍士隻有任其槍挑馬踏,死傷慘重,袁紹無奈,隻好敗走,正在此時,典韋,華雄各率一萬輕騎由兩側圍住,中間鐵騎亦衝至陣後,一分為二往兩側圍來,身後華靖手舞金槍,二萬步伍隨後緊隨,四處圍殺逃散軍士,袁紹見了,直嚇得混身顫抖,撥馬便逃,顏良、文醜緊緊護住袁紹奮力殺出重圍,逃奔大營而去。袁紹所領五萬大軍皆為華靖軍包圍,又見主將逃去,士氣低落,戰心皆無,俱各拋了兵刃,陣前請降。

華靖見袁紹被手下眾將護住逃出重圍,也不追趕,命軍士押了降卒回轉大營,此戰斬敵萬餘,俘敵三萬,隻餘袁紹率數千散兵逃回營寨。華靖叫將降兵重新整編,給其換了裝備兵器,分交華雄、典韋統帶。同時擺酒慶功,準備明日再戰。

而袁紹等人逃回營寨,心中暗自慶幸華靖並未乘勝追趕,同時也是氣憤非常,二十萬大軍一戰損失了五萬人,折了四分之一,餘下眾人又皆被華靖鐵甲重騎嚇破了膽,士氣低落,再戰必敗,聚了眾將領商議,也沒能想出禦敵良策,袁紹憂心忡忡,又兼連喪二子,眼看報仇無望,反有命喪沙場之危,心中淒苦難言,胸中血氣湧動,病倒在營內。

次日,華靖又領兵出戰,卻遠遠看見袁紹大營高懸免戰牌,寨門緊閉不出。華靖叫軍士叫罵了半天,也未見動靜,隻得領兵自回,如此十餘日,華靖每日令華雄、典韋出營討敵罵陣,袁紹軍按兵不動,華靖也不著急,隻等太史慈音訊。

又過了數日,有軍士來報,太史慈領濟南大軍跨河西進,現已攻下魏郡,正往趙國進發。華靖聽罷大喜,忙叫擊鼓升帳,眾將到齊,華靖道:“今日接報,子義大軍攻下魏郡,現正往攻趙國,想那袁紹亦必接報,必有退兵之心,以諸公所見,吾當何時出擊,方可大破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