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依看了看她圓滾滾的肚子:“你肚子裏這個可叫禦醫診過了?是兒子還是女兒?”
明安立刻眼眸亮了起來,一臉歡喜:“女兒!”
“真是服了你了,竟這般執著,生完這個就不生了吧?”薑依道。
明安笑眯眯道:“我也想兒女雙全嘛!原本生完四皇孫,太子就勸我別再生了,叫我好好養身子。
但去年去漠北探望我爹爹他們,瞧見顧姐姐生的閨女,我喜歡的不行,回來就勸說太子再生一個試試,若再是兒子我就徹底認命了,再也不妄想了。
好在老天爺開眼,我這胎果然是閨女,我終於要得償所願了!”
薑依嗔她一眼:“你和太子心真大,隻管閉著眼睛生,生出來也不自己照看,把擔子都丟給皇長孫,如今還這樣把他們都丟進宮裏,皇長孫小小年紀,就要照顧三個弟弟,看著都讓人心疼。”
明安朝不遠處玩鬧的孩子們看了一眼,其中,有一兒一女是薑依和肅王的孩子,剩下的四個都是她和太子的。
其他孩子都不管不顧一味瘋跑,玩得不亦樂乎,皇長孫卻極為小心,領著他兩歲的四弟,耐心的教他如何放紙鳶。
明安微微一笑,攬住薑依的胳膊道:“這是太子的意思。皇長孫將來肩負重任,自然要比旁人更早些承擔起責任。
太子說,讓他們兄弟幾個多相處,能讓他們兄弟間更加了解彼此,增加信任和感情, 將來他們兄弟間會更加和睦。”
畢竟皇室中,為了爭奪皇位,兄弟間相互算計、謀害之事屢見不鮮,有這份情意在,將來不至於輕易狠下毒手,置彼此於死地。
薑依笑著道:“還是太子深謀遠慮。我瞧著,他們兄弟幾人確實感情極好,幾個弟弟之間雖然偶爾會鬧脾氣,有些小摩擦,但都很敬重皇長孫,也很聽他的話,皇長孫訓斥起人來,頗有幾分殿下的威嚴呢!”
明安忍不住樂了:“的確,皇長孫的性格更像太子,為人處世也像極了他,之前在府裏,行事比我還周全穩重。”
薑依也樂了:“那敢情好啊!我大齊後繼有人了!”
另一邊,涼亭裏,皇帝起身離開了。
叔侄倆一邊品茶,一邊閑話,顧璟熠詢問起了青玄的近況。
肅王道:“那小子還算不笨,除了武功學不會,其它的倒是一點即透,我悉心教導了這麼多年,如今終於可以功成身退了。”
顧璟熠頷首:“南疆現在朝堂安穩,百姓安居樂業,皇叔功不可沒。”
肅王輕哼一聲,沒接他這茬。
他成婚後,就攜薑依去了南疆都城。
當時南疆朝堂混亂不堪,多方勢力相互傾軋,鬥爭不斷,等他到了那裏時,各方勢力出奇團結,將矛頭都對向了他。
還有各個部族首領,為了擺脫朝廷轄製,不斷挑起衝突,也紛紛將矛頭對準他。
他九死一生躲過了重重陷害和暗殺,用雷霆手段將所有反叛之人送上斷頭台,又大刀闊斧將朝堂官員和各部落首領大換血。
當然,這背後離不開新登基的南疆王苗昇的信任和支持,讓他所有動作都師出有名,不給別人落下把柄和口舌。
苗昇性子溫和單純,卻不傻,他的阿姐臨終前讓他信任肅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肅王人品確實可靠,便才全心信任他。
二人之間彼此信任,極為投緣。
治國方略,為君之道,帝王權術,肅王幾乎傾囊相授,苗昇也學得極其認真,如今已經是可以親政理國的賢能君王了。
“他們那個深山裏的道觀,武功絕學,醫術高深,占卜精妙,這些難道你不好奇嗎?”肅王突然問道。
顧璟熠淡淡道:“當年太祖打天下時,身邊有一位複姓上官的軍師,乃道門中人,頗有奇才,天文地理,五行八卦,機關設置樣樣精通,甚得太祖倚重。
後來太祖平定天下,我大齊立國,太祖依功論賞,本想授其國師之位,但他辭賞不受,並一夜之間從京城消失得無影無蹤,連同他搜集的各種世間罕見的古籍孤本也一並消失無蹤。
後有傳聞,他曾在嘉州出現過,想來那道觀便是他的最終歸處吧!”
“原來你早就心中有數了。”肅王睨他一眼。
顧璟熠陷入過往美好的回憶裏,揚起唇道:“孤與太子妃初見時,便覺得她的武功招式奇異詭譎,後來聽她說了幼時經曆,便特查探了一番。”
看他一臉沉醉的模樣,肅王不想繼續跟他聊下去,縱然他已經完全將那個女子放下了。
他起身欲離開,恰有宮人來報:“王爺,王妃剛剛暈倒了。”
肅王大驚:“怎麼回事?”
宮人戰戰兢兢道:“奴婢也不知道,太子妃已經命人去傳禦醫了。”
“帶本王過去!”肅王命道。
宮人趕緊在前麵領路,肅王緊跟其後。
他心中十分焦急。
這些年,她陪自己披荊斬棘,多虧她的聰慧睿智,才幫他渡過多次難關,原來他們之間幼時便有緣分,她一直感念自己當年的舉手之勞,並將自己裝在心裏十多年。
她千萬不能有事!
千萬!
在宮人的帶領下,肅王來到一間宮殿,薑依倚在床榻上,已經醒來。
“王爺。”
“你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