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夼村(1 / 2)

1938年秋,清晨。

山城江北區郊外的小夼村仍是一派沉寂,隻是些許房舍炊煙嫋嫋。

坐落在鐵山坪山嶺帶的這個小山村,約有百餘戶人家,清一色的茅草屋,籬笆牆,不見磚瓦房,更別說那樓房了。

茅草舍院借地勢而建,有高有矮,或大或小,無序地散落在凹凸的山坡之上,扯扯拉拉地向四處蔓延。

每家房前屋後大都圈著各自的蔬菜園。南國四季如春,菜園裏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瓜兒圓,豆角香。

吱吆——

臨江岸邊,一處籬笆牆的柴扉隨聲而開,一名身材修長,頗有幾分英氣的男青年走出門,來到石拱橋下,打滿一桶江水,提放在石階上。

靜水映倒影。

小夥子蹲下身子,捧著江水洗了幾把臉,爾後站起身來,用力甩著手指上的水珠,舉目眺望前方。

他長得五官棱角分明,透著俊秀,特別是劍眉之下閃爍著一雙明眸,深邃而皎潔。

遠遠望去,天際邊兩江交彙,黃色的長江水與碧綠的嘉陵江水在交彙處涇渭分明,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

江水流淌,濁浪湧清波,逝者如斯夫。

往事不堪回首。

站在小橋邊的男青年,看上去二十歲左右,淡淡地歎了口氣。

從家遭滅門之禍,到逃難出山海關來到小夼村,一路坎坷多難,來到山城也有三個年頭了。

人生如戲,其中的酸甜苦辣,誰人知曉?

他伸手理了理頭發,提起水桶走向岸邊蔬菜園。

精耕細作的菜地裏,一畦畦井然有序的雞毛菜、萵苣、蠶豆、土豆……嫩綠搖曳,爭芳鬥豔。

“許臻,早啊?”

一對夫婦迎麵走來,笑吟吟地打招呼。

“林哥,嫂子,早。”

聞聲,這個叫許臻的小夥子站起身來,放下手中的水舀子,麵帶笑容地看著這對中年夫婦回話。

“沒白沒黑地操勞,可別累壞了身子,要麼讓栓子爹搭把手吧?”

林懷宇妻子梁玉芬說話時的神情顯得很是關切。

許臻謝拒好意,“謝謝嫂子,真的不用。您快走吧,今日天高氣爽,正是捕魚的大好時機,別耽擱了魚情。”

“那好,我們走了。需要幫忙說一聲。”

村裏人心眼實,說話直來直去,不會拐彎兒。

“多謝,多謝啦!”許臻笑容可掬地擺手謝送林懷宇夫婦。

“多好的小夥子啊!”

夫婦倆看著許臻的背影,交口稱讚。

村裏人心中明白,許臻是個好後生,尊老愛幼,待人誠懇,又特別勤勞能幹,樂善好施。

在小夼村,不管誰家遇到困難事,許臻都會伸出無私的援手,力所能及予以幫助。可以說,他不是村長,卻勝似村長。

“臻哥,我媽讓我來幫你紮黃瓜架子。”

不知啥時,一個叫匡三強的小夥子抱著一捆竹竿來到菜園。

“強子,謝了!”

許臻走上前來,“你把竹竿放下,我自己紮架子,你去忙你的吧。回去替我謝謝田二嫂。”

“我媽一再囑咐我,一定得幫你紮好。”

匡三強說著抹了一把鼻涕,往青布衣衫袖子上蹭了蹭,袖子漆上一層油灰泛著黢黑的亮光。

“行,你弄吧。”

打量著匡三強,這個十六歲的少年,長得瘦小,像個小瘦猴,許臻眼裏流露出些許喜愛和無奈之色。

“臻哥,我媽說,你起早貪黑地種點菜,很不容易,還顧東家送西家的,非常難得。不像我,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