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爸爸要跟我們分開住,村裏的夫妻都住在一起,為什麼我們家不是。
母親很少下山去找爸爸,家裏大事小事都是母親操勞,每天有忙不完的活。奶奶也看不起母親,經常來打秋風,六幾年鬧饑荒,沒有吃的,母親想把我們送到爸爸那裏活下去。
這麼多年都是爸爸回老家來看我們,媽媽都不知道爸爸在那裏教書,隻知道他在山下的小學教書,媽媽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山下。
樹皮、草根都吃完,我們還是沒有找到爸爸,最後在我要餓死的時候遇到好心人帶著爸爸找到我,我幸運的活了下來。”
“要是我妹妹還活著,那該多好,她比我聰明。”
文奶奶在爸爸家的日子也不好過,繼母顧著自己的女兒。繼母比父親小十歲,家裏的錢都是繼母管著,吃什麼都得看繼母的臉色,父親畏懼繼母。
老夫少妻,爸爸聽繼母的話,家中的事繼母拿主意。
雖然寄人籬下,可是說起那段時光文奶奶卻帶著笑和歡快。
“那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候。”有吃的、有穿的,還有學上。
文奶奶的成績是家中姐妹裏最差的,學數數都要學好久;她又是最大的,繼母想早早的把她嫁出去。
在學校可以跟姐妹一起跳花繩、跳房子,放學成群結隊去山上找野果子,桑泡、野地瓜、地耳。
“那時候奶奶的牙齒可好了,不像現在吃東西隻能巒,沒有牙齒。那時候奶奶可喜歡吃甘渣梗,一口喀嚓脆,還有包穀梗梗,隻是快樂的時間真的太短。我十六歲嫁給你爺爺……”
說到這裏奶奶眼睛裏的淚水不由自主的流出來:“你祖祖不想我嫁,可是我不嫁,家裏就不得安寧,下麵的妹妹們跟我感情淡淡的。你繼祖祖喜歡兩個大的,你祖祖喜歡老三老四,我有時候躲在被窩裏哭,要是我娘沒有死多好,現在享福的就是我們娘仨。
那幾年鬧饑荒,很多人背井離鄉,都不知道你是生是死,你祖祖也是沒有辦法被家裏人逼著再娶。”
嫁給你爺爺後,你爺爺大男子主義,家裏的錢全都掌管在他的手裏,回到家一不開心就打我。你爺爺在煤炭廠上班,那時候一天可以賺五六十塊錢,是村裏最會掙錢的男人。
村裏人都羨慕你爺爺能掙大錢,都以為我在家裏吃什麼好東西,享福,還不是跟他們一樣窩窩頭、豆渣餅。
我在你爺爺沒死之前手裏沒有一分錢,有錢都是你祖祖每年來看我給我的私房錢,自己撿瓶子掙的錢。
他從來沒有往家裏給過一分錢。
文奶奶生過一個兒子,在兒子十歲時煤炭廠發洪水,爺爺死在洪水下,屍體都還是洪水停後村裏人幫忙在大街上找到的,當時都沒人敢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