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血色”名片(1 / 2)

這件命案就發生在2010年四月的河北省石家莊某高速路的旁邊,那裏是一個占地80畝的梨園。這天,有兩位民警在高速路邊扔紙片。他們反複扔了幾次還覺得不滿意,又用小車開到高速路上又扔一把,不夠就接著再來一把,來回這樣反反複複。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搞得一旁的過路司機一愣一愣的,但其實民警這樣做是為了偵破一件重大命案。

就在昨天的清晨,梨園的果農在巡查時,突然看見一個女子蹲在遠處的一棵梨樹下。果農見此便大聲地問對方蹲在那裏幹嘛,可是對方卻並沒有理他。

而當這名果農走近之後,才發現對方被鋼絲繩捆在梨樹上,人早已經涼涼了。嚇得這名四十歲的果農大叔立馬變成四歲的孩子,邊喊娘邊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很快大批警員隨後趕到了現場,他們檢查發現——死者的上身穿白色外套,下身穿黑色休閑褲,她的脖子被鐵絲繩掛在樹枝上,手腳也被死死捆住,在她的身邊還有一塊帶血的石板。

法醫在現場進行了初步檢驗,發現死者顱骨破裂,初步認定死因為鈍器擊打,推測死者就是那塊石板給敲死的,而死亡時間應該在八小時左右,也就是昨天的晚上12點左右。另外警方在這名死者的身上沒有找到任何隨身物品,一時間無法確認死者的身份。人命關天,警方立即對現場展開了搜證工作。

此處作為一個城郊偏僻的梨園,平時除了果農以外幾乎無人踏足。警方認為現場一定還能找到很多凶手留下的痕跡,但可能是因為凶手太過狡猾,警方十幾個人搜索了一整天,一直找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卻都沒找到任何痕跡線索。

就在大家心灰意冷的時候,一張嶄新的紅色名片突然出現在警方麵前——這是他們在現場找到唯一的可疑物品,但是名片出現的地方離案發現場足足有200米遠,並且名片上麵所印的是山西夏縣一位電纜批發商的名字。

民警們馬上把卡片給果農看,果農卻說這名片不是他們的,而且之前他們在園子裏也沒見過。這就說明這名片確實是剛出現不久的,但是這山西夏縣離案發地石家莊有接近600公裏遠的距離,並且案發地旁邊又是高速路,那會不會是有人在高速路上扔了名片,然後無意飄進梨園的呢?

為了驗證這種可能,於是便出現了本章開頭的那段警方的偵查實驗。而警方最後的結論卻非常明顯,就是說卡片不管是扔出還是飄落,都移動不了很遠的距離,根本不可能跑到梨園裏。至此,警方將名片作為了一項重要線索開始進行調查。

警方連夜驅車就趕到了夏縣,並找到了名片的主人——也就是那位電纜批發商。民警問他為何在石家莊會有他的名片出現,批發商也十分配合警方的工作,告訴他們自己常年在全國跑生意,名片散出去很多,所以能撿到他的名片應該並不奇怪。接著警方將死者的照片給批發商看,結果他一眼就認出了照片裏的人,說死者名叫梅璃瑁,在石家莊車站旁的一家按摩店裏打工。

批發商回憶說,半年前他到石家莊談生意,在按摩店偶然認識了梅璃瑁。在他告訴對方自己是電纜批發商之後,梅璃瑁表現得非常感興趣,說她自己也想幫忙推銷電纜。於是從此以後,梅璃瑁就成了他的一個非正式的業務員。

死者的身份終於揭開,這是案件的一個重大進展。而與此同時,警方也有了進一步的破案思路——他們認為凶手一定在持有批發商名片的人手中,隻要確認批發商給誰散過名片,就能從中找出凶手。

而聽到警方的這個分析,坐在旁邊的批發商卻無奈的笑了。批發商說自己常年在全國跑,散出的名片多如牛毛,不僅人數多,而且自己也很難記得起來。

警方經常遇到當事人記不起事情的情況,必須給他提供一點引導。民警拿起那張名片仔細端詳,發現上麵字跡非常清晰,沒有什麼劃痕和褶皺,並且湊近一聞,還有一股淡淡的油墨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