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官史錄:武成六十一年,帝昭告天下,帝年老體衰,不勝國事。由太子煒承帝位。
一月後,張明離開國都雲遊海外,不知所蹤。
這一年,齊國總人口已近億。
齊國已經可以生產超市、物流倉乃至朱長保的軍火庫裏的許多物品、裝備。隨著人口特別是受教育人口的增加,各個工坊的創造和生產能力得到巨大提高。一些張明未能想到的產品也被生產出來。
齊國已有效統治新羅,倭地和北方大草原數十載。新羅,倭地從原來的一位總督變為三位總督。新羅仍舊是一位總督,倭地則被分為兩半,各有一位總督。齊國對倭地實行了限製人口的策略。並且倭國人除了奴工之外隻允許在北方的一小塊區域內活動。雖然因此策略發生過多次暴動,但均被鎮壓。
在遙遠的東海岸大陸齊國也建立了多個開發地和據點。齊國不主動改變當地土著的生活方式,所以在這片大陸的殖民進程較為緩慢。主要是通過用稀奇物事置換的方式得到在這裏的殖民地。雙方未發生過大的衝突。
同樣是在這一年,北伐軍占領了最北方的寒冷地區,並修建了可供車輛通過的道路。
在南方,齊國也已建立穩固統治。
武成十一年呂國末代皇帝陳奇混在商隊中進入南呂,在一幹舊臣支持下發動政變。南方多城遭遇兵災。雖終為宰相秦允鎮壓,卻也使南呂元氣大傷。陳奇被鴆殺,多達千餘文臣武將因受牽連被誅。
此後南呂諸地民變不斷。最初是無法過活的流民們的小股起事,然而官軍卻無力進行有效彈壓。致使民變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出現了南人北遷的現象。
不過這些起事的流民訴求不過是求條生路。始終沒有真正威脅到南呂的統治,而且對南方倒也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諸如屠城燒殺之類的行徑更是極少。
但令南呂統治集團沒能想到的是,隆興四年也就是武成十四年爆發了規模巨大的沙圖人之亂。此亂致南方多城被屠。
沙圖人本是外邦商賈,通過買通朝中重臣,盤踞江南多個重要海港。他們擁有自己的商隊、船隊和私人武裝,每年通過貿易和夥同官吏剝削本地居民賺取巨額錢財。
此次變亂成為壓倒南呂統治的最後一根稻草。南方百姓組織了乞活軍拚死抵抗沙圖人,並向齊國求救。
次年,齊國皇帝宣布調集海陸空三軍南下平亂。由鎮南伯陳成鋼統帥的大軍不到三個月便平定了沙圖人之亂。戰後,沙圖人因罪行惡劣,被盡皆處以極刑。然而可惜的是,沙圖人從無歸附南呂之心。其所獲之巨額財富每隔月餘便運回沙圖國內。南征軍此次征討並未獲得多少直接經濟收益。
一直到武成二十二年齊國出兵滅亡沙圖國,這些財富才重新被收回。
武成十五年,呂國隆興帝下詔退位,呂國走完了自己的曆史軌跡。
至此整個國家完成統一,在強大而忠誠的軍隊支持下,國內再沒有發生過大的動蕩。此後一直到武成六十一年,張明再沒有離開過超市外的這個古代世界。(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