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瓊漿玉液(1 / 2)

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當秋天的腳步悄悄地走近,大地就像一位藝術家,用金黃、紅、橙、棕等各種顏色的調色板,繪製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在秋天的早晨,李星馳喜歡在微涼的空氣中漫步,欣賞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到了那些滿地的落葉,它們像一首首詩,訴說著秋天的故事。

這天下午,豔陽高照,灶台經過這幾天天的晾曬已經全幹了,李星馳還試著用腳踹了一下,紋絲不動,堅固程度上比不上水泥,但也足夠用。

這幾日天,要求林三做的木甄子也早就完成,風幹了。

叫來府中家丁,將固形好的沉重酒籠放置好,之後李星馳又拿出幾個紗布製的長條套子。

“王爺這是何物?”李福一臉好奇的問。

這是李星馳提前讓下人準備的,為此還特意去找了作坊的紅娘。用紗布縫製成細長條的袋子,在裏麵塞滿濕潤黃土或者酒糟之後就能起到封閉空氣的作用,放在上下兩口鍋與酒籠接觸處用於阻隔蒸汽外露。

“說了你也不懂,去,帶兩個人去找些黃土把將這兩個袋子裝滿,也不用太滿,得留出紮口的位置,七八成就夠了”李星馳吩咐道。

“啊....這麼好的布料用來裝泥巴?太浪費了吧!”李福一臉不解。

“讓你去就去,別磨蹭!”李星馳催促道。

李福點頭,連忙帶著兩個家丁去做李星馳交代的事了。

不一會兒李福和兩個家丁扛著兩條裝滿黃泥的長長袋子回來了。害怕漏,李星馳又在套了兩層,這樣泥土就不會外漏。

接著將沒套的那條圈放在酒籠與底部鍋的接口,然後外麵用石灰粉封死,再哪一條用在酒籠上方與天鍋接觸處封氣,頂上的天鍋是用於冷卻酒精蒸汽使其液化,不用不急放上。

之後他將木甄內部的荷葉以及酒槽裝上,發現林三是真有兩把刷子,每個接口都做到嚴絲合縫,極其精確。一般情況下酒槽處都會用濕布封上,不用過分要求,但能精確自然極好。

加上天鍋,至此一整套蒸餾酒釀製的所有設備已經全部有了。

李星馳高興地趕忙叫人把王府的釀酒師傅請來。

這些天自己的高粱發酵一直都是王府的師傅在照看。很多東西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釀酒最難的就是看似簡單的發酵過程,酒曲受溫度影響,不同溫度下會得到不同的產物。

這個時代沒有溫度計,剛開始他還興致勃勃,結果當天他就傻眼了,自己根本不知道溫度多少合適,急得他趕忙去找楊忠,最後把王府釀酒師傅拉來才解決。

王府裏也有釀酒的師傅,在外還有自己的酒坊,畢竟當下能賺錢也就那麼幾個行業,其中最暴利的就是酒水產業。

偌大的王府家業,其中就屬酒樓最賺錢。平日裏釀酒師傅就養在王府,好吃好喝的住著,畢竟這個職業可是個香餑餑。

李星馳詢問高粱發酵得怎麼樣,得知已經可以了,釀酒師剛也準備來通知他,把他高興壞了。當場在場的每人發了一貫賞錢錢,並且立刻叫人去搬來,生火,馬上準備開始製取蒸餾酒。

聽到賞錢,在場的人都高興得不行。雖然不相信他們的王爺真能把酒釀出來。

將發酵液倒入鍋中,放好木甄子,將一切組裝好,天鍋中加滿水,最後底鍋與木甄子隔層也灌滿水,能起到密封的同時防止燃燒。

灶火引燃後,發酵液逐漸升溫,開始沸騰。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時楊忠聽說自家小王爺在釀酒,也趕了過來。

隨著家丁的不斷加火,大約不到十分鍾,天鍋流動的水開始變得溫熱,水麵產生稀薄的白色霧汽,李星馳頓時知道已經成了。傳熱是一個緩慢過程,此時溫度整個酒籠內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糧食內的酒精開始率先揮發。

果然,酒槽裏開始慢慢地有液體開始滴落,然後速度加快,最後形成小拇指粗細細流出現。源源不斷流入酒槽下方節住陶瓷壇中。

李星馳走上前用手指蘸了一下,舔了兩口,久違的濃鬱的酒香和辛辣感頓時刺激得他的舌尖有些發麻,有些不習慣,因為他已經很久沒接觸過這樣高度數的酒了。

其實之前李星馳一直很擔心,畢竟是自己第一次釀酒,而且酒籠是否會漏氣也是他擔心的,事實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林三的功夫確實了得,酒籠製作得很完美。

沒過多久瓷壇就滿了,李星馳匆忙用紗布包裹拿開,換上一個新的瓷壇。剛出來的酒溫度還是很高的,酒精卻沸點是七十八攝氏度,畢竟是剛轉化為液體,還是有些燙手。

因為氣密性好,酒香並沒大量彌漫。

但空氣點點的酒香浮動,還是散入眾人的鼻中。

“小王爺,你.....你手中的是什麼?”楊忠不確定的指著壇子問道。

楊忠好奇地湊過來,一靠近就是一股刺鼻的酒味,而且無比濃烈,他盯著壇子裏自己的倒影,忍不住驚訝道:“這不會是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