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馬克思。
“張主任好啊!”一個響亮的聲音,打破了午後辦公室的寧靜。
張明清把埋在文件堆裏的頭抬了起來,發現一個30來歲、西裝筆挺的男人站在辦公桌前,滿麵笑容的注視著自己。
原來是他,張明清一陣頭疼。這個人叫陸昌鎬,是B市一個有名的無業遊民。整天不務正業,和一幫子狐朋狗友吃喝嫖賭。
張明清知道他是為什麼而來,雖然很不喜歡這個人,但是情緒歸情緒,工作還是要做的。於是起身伸出右手,招呼到:“原來是陸老板啊,您這個大忙人怎麼有時間來我這了?快請坐。”
陸昌鎬雖然心中對張明清恨之入骨,但還是伸出了右手與他握了握手,滿臉堆笑地說道:“這不是又要給您添麻煩了嗎,王行長讓我找您把貸款的事情落實一下,您看,什麼時候有時間?”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正是國家鼓勵私營企業發展的時候。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下,國家有了很多優惠政策。其中就包括了調低貸款利率,降低貸款資格門檻。這個優惠政策的本意是讓真正有能力的人,憑著國家貸款的支持先發展起來,然後帶領大家共同致富。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具體事實的過程中卻變了味兒,就拿B市銀行來說,上麵把放出去貸款的數量跟分行領導的政績掛了鉤,也就是說放出去的貸款越多,領導們的政績越大,升遷的機會也就越多。
張明清是B市工商銀行新華支行信貸部的主任,這個陸昌鎬今年剛在新華區注冊了一個公司,注冊資金400萬。其實經濟學碩士畢業的張明清很清楚這個400萬注冊資金裏麵的水分有多大。經過他的調查,這個公司實際上就是陸昌鎬拿10000塊錢從代辦注冊公司的代辦所買過來的,而且他連買營業執照的10000塊都是東拚西湊來的,哪來的400萬的注冊資金啊。
前些日子,陸昌鎬找到新華支行信貸處,他打算用公司作抵押申請200萬的為期三年的貸款,用途是擴大再生產。張明清和信貸處的工作人員,通過周密的調查、分析,得出來的結論是陸昌鎬根本就沒有還款能力,所以就駁回了他的申請。
陸昌鎬當然知道自己的公司是“皮包公司”,通過正常手續貸款的話,能批複的可能性為零。但他要走得卻是不一樣的路子,從申請貸款開始,他就委托了一切能委托的,哪怕跟張明清有一點點關係的朋友,邀請他吃飯。但是張明清總以工作忙為由推脫了。陸昌鎬看這條路子行不通,就又想了別的辦法。他開始變著花樣的給張明清送禮,水果啊,香煙啊,手表啊等等,但張明清不是將送禮的人拒之門外,就是把禮物原物奉還。
萬般無奈之下,陸昌鎬終於放棄了張明清。但並沒有放棄申請貸款。他又通過了各種關係,直接聯係到了張明清的上級,B市工商銀行的王行長。王行長可不像張明清那樣油鹽不進,他對這種既有政績又有實惠的事情可是求之不得的。於是兩個人一拍即合。王行長當時就打電話讓張明清在貸款的問題上關照一下。
張明清當然明白領導的意思是什麼,但是作為一個一心隻為報國的知識分子,對這種權錢的交易最為深惡痛絕,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學曆相當高的張明清卻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和領導的賞識。
張明清所管轄的新華區本來就是一個工業商業十分發達的地區,相對別的區來說貸款的數量也相當的龐大,要完成領導派下來任務那是相當簡單。其他區支行領導還在到處拉關係跑貸款的時候(比較諷刺的是這裏的拉關係是說銀行的領導們天天找那些企業的老總、商業的老大們,讓他們來自己的銀行貸款,並且承諾各種優惠。),張明清作為信貸部的主任卻在貸款這方麵嚴格把關。張明清很清楚,如果自己把關不嚴,很可能成百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都會收不回來,給國家帶來的損失是相當嚴重的。作為一個經濟學碩士,尤其是作為一個熱愛祖國的知識分子,張明清決不允許自己在這裏追求政績,升官發財。
就拿陸昌鎬的事情來說,雖然國家有優惠政策,但是張明清知道他一沒有技術,二沒有商業基礎,他憑什麼來還貸的200萬。不要說還貸款了,就是利息,張明清也能肯定他還不上。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張明清一直寸步不讓。
現在對方找到了總行行長,從上往下壓,張明清也沒有辦法,隻能用拖的辦法來敷衍他。
“陸老板,是這樣的,這些天申請的貸款,上麵還沒有下發。過兩天我再催一下,等貸款到了位,馬上就給您去個電話,你看行嗎?”心裏煩歸煩,表麵上張明清隻能再次使用緩兵之計。
“那行,張主任,那就麻煩你了,我先走了。”陸昌鎬仍然滿臉堆笑地和張明清握手告別。但等他轉過頭來,已經是麵沉如水,心說,行,張明清,咱們走著瞧,惹了我陸昌鎬,沒有你的好果子吃。
怒氣衝衝的走出了銀行大門,陸昌鎬馬上就去了供銷社,買了兩瓶茅台和一條最便宜的香煙。又去了儲蓄所,取了一遝十元的鈔票。回到家以後,就開始了加工。他首先小心地把香煙的包裝打開,然後取出裏麵的香煙,把準備好的十元鈔票卷成卷塞到了包裝裏麵,在把包裝封好。(當時最大麵值的鈔票就是十元了,百元的還沒有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