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沈夢魚,徐清歡獨自搭了輛一名同學的順風車返校。
時間線逐漸收束,曆史被修改,他不確定究竟是因為十六夜月釋放的幻術影響了沈夢魚導致他遺忘,還是因為時間線收束,在被修正過的曆史上兩人根本就沒什麼交集。
若是前者那還好說,若是後者……
其實無所謂哪種啦,反正結局都一樣。不如讓沈夢魚那家夥親自去探尋那個真相。
汽車停留在教授辦公樓,徐清歡衝那名好心的同學道謝後,一路小跑進了大廳,乘坐電梯來到五樓,推開了掛有葉明銘牌的辦公室門。
葉明早有預料,桌上已經泡好了茶。
“我以為你還要在那島上待上一段時間。”葉明將茶杯推向徐清歡。
徐清歡自來熟的坐下,從兜裏掏出煙盒,給葉明扔了一根,又給自己點上一根。
“兩條時間線已經開始融合了?”徐清歡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葉明點了點頭,反問:“你怎麼知道?”
“想要征服世界靠的可不光是力量。”徐清歡指了指自己的腦袋,“還有我聰明絕頂的智慧。”
“融合的起點為什麼會是那座島?”徐清歡再次發問。
葉明端著茶杯的手在空中一滯,顯然被徐清歡的問題驚到了,沒想到他居然這麼快就猜出了兩條時間線又或說兩個世界融合的起點是那座島。
“怎麼猜出來的?”葉明並未直接回答徐清歡的問題。
“我讓你回答問題而不是反問我。”徐清歡的麵色陰沉,他迫切地要了解很多問題,可沒空跟葉明在這繞圈子。
“是。”葉明點了點頭。
“歸墟之地?”徐清歡並不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在島上的時候沈夢魚就說過那裏被稱為歸墟之地,隻不過那時他以為是學院隨便取的一個名,聽起來拽裏拽氣的,並沒認為有什麼深意。
“我在華夏神話曆史山海經篇曾專門講過歸墟之地,你不了解是因為那節課你沒來。”葉明喝了口茶,“你已經被我扣了不少學分,期末考試得努力點了。”
“你覺得我有心情跟你開玩笑?”徐清歡恨不得抓起桌上的煙灰缸砸向葉明的腦袋。
“《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莊子.天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穀,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停停停,說人話!”徐清歡叫停了葉明的拽文。
“學院這些年一直在尋找神的遺跡。按照古籍的記載,歸墟之地位處東南,附近有龍伯之國和小人國。”看著徐清歡緊皺的眉頭,葉明意識到自己講的有些複雜,“可以理解為巨人國和小人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學院派出了科考隊,根據古籍上的種種條件,確認了歸墟之地便是馬裏亞海溝。馬裏亞海溝深度達11103米,每年吞噬3萬億噸的海水,符合‘注焉不滿酌焉不竭’的特點,並且附近的菲律賓流傳著巨人的神話,東南亞片區還生活著很多名為尼格利陀人的矮人民族。”
“講重點!我不是來上課的!”徐清歡不滿。
“科考隊在海麵上發現了那座不平凡的島,神裔一旦靠近血脈中的力量就會被壓製,後被學院利用這一特性建成了專門關押血統失控的神裔的監獄,取名為歸墟之地。”
“你還是沒回答我為什麼融合的起點是那座島!”徐清歡已經準備給葉明點顏色瞧瞧,手抓住了桌上的煙灰缸。
“歸墟,是萬物終結之地,亦是萬物的初始之地,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嗎?”葉明問。
“再通俗易懂一點!”
“歸墟之下,便是由時間線纏繞生長形成的世界之樹,你也可以叫它命運之樹,時間之樹,都行。”葉明說的起勁,杯中茶水見底也沒功夫去加,“你現在想象一下,地球的深處發散出無數根象征著時間的金線,金線隨著無數人在命運中的不同抉擇走向的不同結局而發散形成一張巨大的網,蔓延生長覆蓋整個星球,而關鍵節點的作用則是將這些發散出去的線收回,收束成樹身確保世界不會崩潰,隨著時間的推移樹身越來越粗越來越高,頂端的枝葉脈絡一直重複著分散收束的過程。”
徐清歡有些懂了,那棵樹地處歸墟之地的深處,每次融合自然是以歸墟之地為圓心起點向外擴散。
“為什麼一定要收束?任由其發散不行嗎?”雖然話題有些跑偏,可他還是忍不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