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越來越冷,亮得也越來越晚。運輸機首次試航,直到上午九點才進行。
當我接到了波雷寧將軍的電話,運輸機已經起飛,我就一直處於忐忑不安的狀態中,心中一直在患得患失,深怕敵人發現了我們的這種企圖,而派出戰鬥進行攔截。
見我一直焦慮不安地在指揮部裏來回走動,馬利寧開導我:“麗達,你不要擔心,我覺得今的試航肯定能成功。為了安全起見,波雷寧給每架運輸機派出了兩架殲擊機護航,就算敵人出動空軍攔截,也不會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馬利寧的話讓我稍稍感到一絲心安,我重新坐回到桌邊,對今剛剛返回司令部的卡紮科夫道:“炮兵司令員同誌,您看是否能派兩個高炮師到對岸的登陸場去,在那邊建立新的防空陣地,保護我們即將開辟的新航線。”
“副司令員同誌,”卡紮科夫等我完,耐心地向我解釋:“我們目前在西岸的馬格努謝夫和普瓦維兩個登陸場,各布置了六個高炮團,防空力量已經足夠。假如再從東岸抽調高部隊的話,我擔心盧布林及周邊地區的防空會的得不到保障。”
“放心吧,卡紮科夫將軍。”馬利寧接著道:“從九月開始,德軍的飛機就再也沒有越過維斯瓦河,他們已經沒有實力再對盧布林地區實施空襲了,我建議可以將部署在這裏的防空部隊調向維斯瓦河邊。”
看到卡紮科夫皺著眉頭開始思索,我猛地想起以前在防空戰鬥中大放異彩的自行高炮,便試探地問卡紮科夫:“我們現在還有多少自行高炮團?”
卡紮科夫遲疑了片刻,反問道:“副司令員同誌,你的是那種新型的雙聯57毫米自行高射炮嗎?”在得到我的肯定後,他接著,“目前還有0多個4門製高炮連,正好可以組成兩個高炮團。”
聽自行高炮還剩下兩個高炮團,我立即吩咐卡紮科夫:“將他們派到西岸去,正好一個登陸場布置一個高炮團。”叮囑完卡紮科夫,我還笑著對馬利寧,“參謀長同誌,我親眼見識過這種自行高炮的威力,完全可以媲美一個高炮師的實力,我相信隻要將他們部署在跑道附近,敵人來再多的飛機也不用擔心。”
“副司令員同誌,您有所不知。”我的話剛完,卡紮科夫便一臉為難地對我:“我接到了上級的命令,因為這種新型的高炮已經停產了,為了防止製造技術被德國人竊取,如果要使用的話,必須得到國防人民委員會的授權。”
聽完卡紮科夫的話,我差點就想罵娘了。這種自行高炮幾乎是和-54/55坦克同時問世的,已經列裝部隊那麼長的時間,德國人估計早就在戰場上繳獲了不少,甚至還推出了仿製品。而上級居然在這種時候給我們套上一個緊箍咒,不準隨便使用這種威力強大的防空武器,真是太豈有此理了。
不過上級的命令就是命令,私下發發牢騷還可以,但要想抗命卻是不能的。我看著一臉無奈的卡紮科夫,有點尷尬地:“炮兵司令員同誌,既然是這樣,那麼就將這兩個自行高炮團部署在盧布林附近吧,另外調別的高炮部隊到河的西岸去。”
我話的時候,看到卡紮科夫的嘴唇動了兩下,似乎想辯解什麼,便抬手製止了他,繼續道:“剛才參謀長同誌已經過了,德軍的飛機從九月開始,就沒有再越過維斯瓦河的上空,我看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們也不可能采取對盧布林的空襲行動,所以我命令您,將除了自行高炮團以外的所有防空部隊都向西調動,使我們的防空陣地前出到維斯瓦河沿岸。”
我們正在討論加強西岸防空力量時,崔可夫的電話便打了進來:“麗達,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從盧布林起飛的運輸機,已成功地在臨時機場降落了。我正準備人手,把飛機上的物資卸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