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搖了搖頭,試探地:“也許是怕德國間諜會竊取這些技術裝備的絕密資料,所以才采取了這樣的雪藏措施。”
“麗達,你應該知道,這些技術裝備早就列裝了部分部隊。”羅科索夫斯基衝我擺了擺手,道:“這些新型的技術裝備,不光讓德國人吃了大虧,但同時也被敵人繳獲了一部分,對他們來,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那應該是為了防範英美等國吧,”想到今的觀禮台上,有不少英美兩國的成員出席,我便繼續猜測道:“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隻有永恒的利益。別看英美今是我們的朋友,但也許他們在將來會變成我們的敵人。所以對他們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也是必要的。”
羅科索夫斯基把我所的“敵友定律”重複了一遍後,點著頭道:“麗達,你的總結很精辟,不過我們作為軍人,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取得戰爭的勝利上麵,對政治上的事情,還是少參與為妙。算了,我看你也猜不出原因,還是我告訴你吧。這次的閱兵儀式上,之所以缺少了那麼多的技術裝備,完全是因為這些裝備早在年初就全部停產了。”
“全部停產了?”羅科索夫斯基的話,讓我吃了一驚,難怪我在部隊裏看到的新型裝備越來越少,原來以為是生產不足和運力有限,才導致新裝備在部隊的數量減少,卻壓根沒想到早就全麵停產了,於是我好奇地問:“為什麼?”
“因為技術裝備部的某位負責人,新裝備所用的特殊裝甲板和發動機,都是美國出產的,”羅科索夫斯基用不屑的語氣道:“如果再繼續大量生產新型裝備,就會對美國進口的鋼材產生依賴性,一旦蘇美交惡,對方停止了對我們的供應,那麼將造成嚴重的後果。”
雖然羅科索夫斯基沒有是誰提出的這種荒唐的觀點,也沒有會造成什麼樣嚴重的後果,但我的心裏明白,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曆史將回到原來的軌道,蘇軍所使用的坦克大炮,將變得和真實的曆史裏一樣。唯一讓人感到安慰的,就隻有步兵列裝的突擊步槍。
正當我和羅科索夫斯基沉默不語,默默地坐在喝咖啡時,一名軍官從咖啡店外闖了進來。他站在門口四處張望了一下,隨後快步地朝我們走過來。他來到我們的麵前停下,抬手敬了一個環禮,隨後盯著我:“奧夏寧娜將軍,我是奉命來找您的。”
“找我?”我抬頭望著麵前這位陌生的軍官,詫異地問:“誰要找我?”
“朱可夫元帥,”軍官快速地回答:“他有重要的事情要見您,請您馬上到他那裏去報道!”
我站起身,好奇地問軍官:“軍官同誌,您是怎麼知道我在這裏的?”
軍官聳了聳肩,回答:“其實您和羅科索夫斯基元帥離開觀禮台時,朱可夫元帥就看到你們了。我接到尋找你的命令後,是順著你們走的路線,一路問下來,自然就找到這裏了。”
“麗達,快去吧。”羅科索夫斯基衝我道:“朱可夫找你,肯定有非常要緊的事情,你還是快點去見他吧。”
“元帥同誌,我們後會有期。”我完這句話以後,將手舉到額邊,向羅科索夫斯基敬了一個軍禮,隨後轉身跟著軍官離開了咖啡館。
我以為朱可夫會在克裏姆林宮裏見我,沒想到一出門,卻看到門外停著一輛黑色的轎車。軍官跑過去拉開後麵的車門,恭恭敬敬地請我上車。
“軍官同誌,我們這是要去哪裏?”我隨手關上車門後,問坐在副駕駛位置的軍官。
軍官半轉過身,態度恭謹地對我:“奧夏寧娜將軍,朱可夫元帥現在已經回參謀總部,他將在那裏接見你。”完,轉身吩咐司機,“開車!”
由於今的慶祝活動,很多街道都被封閉了,準備讓城裏的居民舉行慶祝遊行,所以我們乘坐的轎車,隻能改變路線,在巷裏穿梭。剛開始我還能認出幾棟熟悉的建築物,但很快我就喪失了方向感。
半個時以後,車在一棟高大的建築物前停下,軍官扭頭對我:“奧夏寧娜將軍,我們到了,請下車吧!”
我推開車門,探出頭去,卻意外地發現這裏根本不是什麼參謀總部。便將頭縮了回來,語氣嚴厲地問軍官:“軍官同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裏根本不是參謀總部,你來錯地方了吧?”
“沒錯,將軍同誌。”軍官的臉上忽然浮現出一絲冷笑:“這正是您要來的地方——盧比揚卡,內務部的總部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