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聽到他們的對話,我倒對麵前這個年輕人有了好感,我饒有興趣地問:“您是什麼兵種,步兵嗎?”
“不是,我是坦克兵,月初才被提升為上士,當上了車長。”
“那我祝賀您。”我伸出手去和他握了一下手,表示祝賀。
“您是什麼軍銜啊?我沒有看見您的軍服上麵有任何的軍銜標誌。”米哈伊爾好奇地問。
“軍裝是新發的,領章還沒來得及縫上去。”到這裏,我停頓了一下,才接著表明自己的身份:“前不久,我剛被提升為中校。”
我的話一出,頓時車廂裏就沉默了。過了一會兒,米哈伊爾把衝鋒槍遞還給我,並開口道歉:“對不起,中校同誌,我沒看見您的軍銜,所以不知道……”
“沒關係的,米哈伊爾。”我拍拍他的肩膀,“很多事情不是誰生下來就會的,隻要你把握住機會,一切皆有可能。”
“謝謝您的鼓勵。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會把握住的。”
過了一會兒,他又問我:“您覺得現在我軍的輕武器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嗎?”
我想了想回答:“我軍的衝鋒槍雖然火力強大,但是命中率低;而步槍雖然命中率高,可是shè擊速度慢。如果能有一種武器可以綜合兩種武器的優點,既有高命中又能有強大的火力,還帶有折疊刺刀,子彈打光後還可以和敵人進行肉搏戰。”
聽到我這麼,他有些疑惑地問我:“真的可以設計出這樣的武器來嗎?”
“可以的。”我肯定地回答他,“我覺得是可以的。”我這樣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在我所知的曆史裏,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就靠賣石油和先進的武器才積攢了足夠的外彙儲備。
“米哈伊爾,再過幾你就該過生rì了吧。”
“是的,十月革命節過後三,就是我的生rì。”
聽到這個rì期,我不禁愣了一下,忍不住好奇地問:“米哈伊爾,您不會是1919年出生的吧?”
“是的,中校同誌。”他好奇地問:“您是怎麼猜到的?”
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繼續:“您別告訴我,您是出生在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的阿拉木圖的遠郊庫裏亞?”
“完全正確,中校同誌。”他吃驚地:“您是怎麼知道的?”
“您的全名是什麼?”聽了他的生rì和出生地,讓我馬上聯想到了我曾在07年的勝利節上見過的一位名人,忍不住繼續核實著他的身份。
“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
啊,果然是他!以設計“AK-47突擊步槍”而聞名遐邇的蘇俄著名的槍械設計師,07年勝利節的時候,我曾經在無名烈士墓前,見過他向烈士墓敬獻花圈。難怪剛才看見他,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中校同誌,您還沒回答我,您是怎麼知道我的?”他好奇地追問著我。
“以後再告訴你吧,”我故意岔開了話題,“別忘記您剛才的,有機會的話,一定要為我們的部隊,設計出一種保衛祖國的先進武器。”
“您覺得有我有這樣的能力嗎?”他忐忑不安地問道。
“有的,我對您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