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人,也不說鬼,我們就在這裏,談一談狐狸的前世今生。
不在仙界,也不在妖界,我們就聊一聊狐狸在人界的一番曆練。
不是一,也不是三,故事中的狐狸,恰巧就有雌雄兩隻。
隻是論起他們的秉性,倒有些不好評論,怎麼說呢,這就好比龍生九子,各個不同,這兩隻狐狸便是雌雄同屬一族,性格也是大相徑庭。
就拿修行這件小事來說吧,雄狐狸自打靈智初開,便希望功法能夠速成,最好能一步千裏,笑傲狐族,位列仙班。
雌狐狸則甘心情願踏實修煉,篤信一步一個腳印,希望最終能夠褪去一身狐皮,曆劫成仙。
小的時候,老人們常說,以小見大。
筆者竊以為,從修行這一件小事上,便能夠看出兩隻狐狸日後所走的人生軌跡也截然不同,這就好比人,若一生信奉“一”的原則,踏踏實實隻做一件事,做好了,做透了,成為這一領域的翹楚,自有錦繡前程鋪路,更有大把機會指點江山,幸運的話,還能享受下當土皇帝的滋味;換言之,若是做一件換一件,就好比狗熊掰玉米,深深淺淺,滿地都是金燦燦的玉米渣子,可落到手中的,論品相、質地,還真不如原來的那個。
說起來,這雌雄兩隻狐狸,日後的造化,也真是不同一般,正所謂一念起,風雲突變,曆經千世劫難;一念平,風平浪靜,坐望步步生蓮,個中緣由,還在於個人的福緣深淺。
可話又說了回來,倘若這雄狐狸的前生能夠遵守祖訓,又何來日後造下的魚鱗般肆生不止的罪孽,又何必下界曆練,走一遭奈何橋,渡一回忘川淵,累得雌狐狸陪著自己,一一償還這前世的累累罪孽?
可見這做狐狸就如同做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有時候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金玉良言,也是需要時刻牢記在心上的。
001
世生萬物,人為靈長,飛禽走獸,無不膜拜人界帝王。
然而這飛禽走獸,卻也尊卑有序,也學那人一般,分上三六九等。
這一等靈禽,便是天庭龍族,傳說龍族虎須鬣尾,身長若蛇,有鱗若魚,有角仿鹿,有爪似鷹,能走,亦能飛,能潛水,亦能飛天,能大能小,亦能隱能現,能翻江倒海,亦吞風吐霧,興雲降雨,是以被尊為萬獸之首。
隻是龍族向來慣於隱世匿形,一般隻在天庭出沒,尋常百姓和飛禽走獸莫說是見上一麵,隻怕就連一根龍須都是望塵莫及。
這二等靈禽,便是天育仙胞,因為長期受鍾靈毓秀之氣浸潤,日月精華靈氣的滋養,自然造化孕育而成。
二等靈禽最讓人羨慕的地方,便是與生俱來便有的形體和充沛的靈力,千百年來,二等靈禽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那大鬧天空,曆經九九八十一難,護送唐僧西天取經,最終被封為戰鬥聖佛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人界很久很久就有傳聞,那孫悟空,便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
這三等靈禽,便是世間物種,天長地久,修煉成精,小到一草一木,大到飛禽走獸,甚至是玉石礦物,茶具器皿,若是趕上機緣巧合,都能夠成精成怪,便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妖精。
這一二三等靈禽,乃是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之作,自有天賦機緣,本不是我們尋常人所能夠隨意評論的,隻是筆者有幸,曾神遊其間,無意間窺得了故事的一角,便抽絲剝繭,訴諸筆端,形成此文,然而需要說明的是,便是故事中講述的狐狸一族,也不過芸芸眾生中發生的片段,摘取其中一二罷了。
閑話莫說,單論這三等靈獸中,最具靈性的,莫過於狐狸一族,故事,便是從這裏開始。
江北亳州與安慶相交的地方,有座荒山,具體的來曆已經無從考究,隻知道名喚南山,南山綿延數百裏,皆為高崖峻嶺,其間暗藏著許多的毒蛇猛獸,早在數百年前,就有來自四海八荒,成群結隊的狐狸等飛禽走獸來到這裏,按照族群分類,劃分地盤,平日裏這些種族各自在自己的地盤上行動,倒也相安無事。
但凡鍾靈毓秀的高山,都充溢著靈氣,要是凡人居住在山林裏,能夠借助山上的靈氣延年益壽,然而南山位屬深山老林,沒有什麼果樹園林可以供人們果腹,因而人跡罕至,起初南山附近還有零星居住的獵戶,三三兩兩結伴狩獵,出沒其間,後來因為改朝換代,遷徙之風盛行,獵戶們也搬去更為繁華地帶,另謀生活了,於是滿山的靈秀之氣,都歸於飛禽走獸享用,南山的物種繁衍也越加頻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