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圖城
一抹殘陽掛在山巔,搖搖欲墜。下麵是狹長深邃的的山穀。
仔細看去,穀底的亂石堆裏躺滿了士兵的遺體。
他們年輕,強壯,可能昨天還在歡呼勝利。可現在卻淪為野獸的食物,在這無人問津的荒野等待腐爛。
山風拂過,帶著隱隱殘留的血腥穿過穀底。尋覓著遠處隱約的刀槍悲鳴,向北而去。
這裏是中原“徐圖城”,城外密密麻麻擠滿了大秦軍隊的營地。
成千上萬的秦國士兵在一年前接受他們偉大的秦王號召,不遠萬裏從家鄉而來。
戰爭的起因,是因為兩國民間夙怨已久。自居文明源頭的源國人時常看不上民風彪悍的大秦人。
在交流中時常表現出輕視之意。而秦國民風彪悍,自然受不了這種傲慢的輕蔑。
加上兩國統治者有意無意的引導,於是一場持續多年的爭吵從兩國民間開始,連綿不斷的嘴仗讓兩國的關係不斷惡化。
最終,百姓們積攢多年的怒火演變成一場戰爭。
出征時的秦軍士氣高昂,那時的士兵們渴望開疆拓土、一戰成名。
可再激昂的鬥誌也無法決定戰爭的勝負。他們畢竟低估了大源軍隊保衛領土的決心。
鏖戰一年之後,盡管徐圖城內外防線都被打爛,城池的歸屬也反複易手。可大秦的軍隊依然沒能征服這座城市。
士兵在戰爭中迅速成長。
可悲的是他們也在成長中失去了熱血。持續一年的戰爭把懷揣英雄夢的少年變成了滿手血腥的入侵者。
同鄉的夥伴、同袍的戰友一個個倒在異鄉。在拋棄良知之後仍然血流成河的士兵們開始厭倦這場一無所獲的戰爭。
隻有戰爭的鐵犁梳過大地,人類發現沒有生靈能夠置身事外。
此時,他們才會由衷的愛好和平。
今天,戰場上發生的一件新鮮事讓百無聊賴的士兵們議論紛紛。
就在秦軍營地和徐圖城池之間的陣地上。
今天早上忽然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家夥。此人一身黑色的長袍,背上繡著一隻火焰瞳孔的圖騰。
他從天而降,落在兩軍對峙的陣地中央。在這裏就連空氣中都透出火藥的氣味,可他卻旁若無人的席地而坐,不再離開。
就連數萬如狼似虎的士兵也被他視若草芥。
自從他突然出現在戰場,雙方士兵就都得到了嚴令:
決不能去打擾此人,也不得再踏入陣地的中心線半步,違令者斬!
軍令之下,沒人敢自找麻煩。那天傍晚。
兩軍士兵聚集在陣地前圍觀這個神秘的來客,他們用頭盔盛著晚飯,對這個不吃不喝的怪人嘖嘖稱奇。
那人腰懸長劍,氣度不凡。看樣子是個劍客。盤膝坐在陣地的中心一動不動。這樣的姿勢他已經持續了一個白天,卻完全沒有要起身的意思。
戰場周遭的嘈雜環境和肅殺之氣沒有動搖他半分。宛如一塊鐫刻承諾的鐵碑,任憑山呼海嘯,孤獨侵襲。
就算在萬軍逼視之下也始終目視前方,以不可思議的從容等待著赴約之人。
看到嚴苛的軍令和劍客的從容。就算是傻瓜也能猜出這個神秘家夥是為了這場戰爭而來。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又一道軍令以布告的形式出現在秦軍所有的軍營裏:
大秦王者詔曰:源國無道,屢屢蔑視我國。吾王受命於天,舉兵伐之。征伐一年,生靈塗炭。吾王不忍禍及百姓。特與源國之王立下盟約:敵我兩國各派修行人一位,鬥法為勝。勝國即為徐圖城之主。海枯石爛,永不背盟!因此特召我國大修行人:秋原劍聖霍青疾到場助拳。此役,無論勝敗。皆為徐圖戰爭之最後一戰。
與此同時,徐圖城內的大源軍民…不,應該是秦國和源國所有的高官百姓,都在幾乎同一時刻得到了這個消息。
以鬥法結果輸贏來決定戰爭成敗,並且把一座城市當做賭注!
這一堪稱兒戲的新聞一經曝光,立刻引起了全天下的關注。因為在此之前,從沒有過統治者做出過如此標新立異的約定。也絕不會有統治者會同意這樣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