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舒山求生(1 / 1)

夏平川稱了那些碎銀的重量,不多不少有十一兩之多。他扒出埋在灶台後麵柴草堆裏的存錢陶罐,劈裏啪啦倒了滿床的銅板,那是他辛辛苦苦賣菜賣草藥的積蓄。

一個一個細致的數,居然也有兩千七百個。如今一千五百文銅幣合一兩銀子,這些也有將近二兩銀子呢。夏平川心裏樂開花,把錢財埋在床底下,心裏細細謀劃。

田地裏的菜蔬基本都長成了,夏平川連著兩日往集市裏跑,賣掉大半。賣完也不急著回去,在城裏走街串巷,看有沒有出租或出售的房子。但是由於對縣城不熟悉,他兩天幾乎都在做無用功。無奈,他去求執善堂的掌櫃。

執善堂的掌櫃姓徐,名景明,字子和,是個花甲老者。他行善積德,早有名望,對夏平川一直很照顧。在舒山縣裏夏平川就此一家堪熟的人,所以也隻能來此求助。

他畢恭畢敬站在徐掌櫃的麵前,訴說緣由。他不想別人知道他得人施贈之事,隻說賣掉田產加上多年積蓄,並有同族資助,他有一些銀兩,想在縣城或買或租一處房屋,長安於此。又說父母雙亡,兄妹年幼不能耕地務農,在城中或能討一打雜瑣碎的事,也能勉強過活。

掌櫃扶須歎氣,說:“我一直很欣賞你的父親,有心讓他從我學醫,可他誌不在此,許是無緣吧。你若想在城裏生活,我自然是要幫襯,放心吧。”

說完又打發馮櫟陪夏平川四處尋找,囑咐說須是治安好的地方才可以,看好了房子由掌櫃自己去跟人家講價格。而夏平川去哪都是要帶著夏萋萋的,此番不便帶著孩子,掌櫃便安排了自己的夫人來照看,讓夏平川安心出去。

夏平川與馮櫟在城中四處尋找了許久,看了好幾處房產,不是太破舊就是太貴,或者所處的街巷不好。最後終於看好了一處,一個獨門獨院,對門一座三間的房屋,是主屋,桌椅板凳雖然殘破,但也齊全。

主屋下手還有兩間,是廚房和雜物間,廚房裏灶台是好的,隻是沒有鐵鍋。院子裏有一棵碗口粗的杏樹,撐著一樹清陰。或許空了許久,地上長了很多雜草,看著也比較生機盎然。

夏平川很滿意,但主人家要價九兩,他覺得貴了。後來徐掌櫃親自出馬,人家記著掌櫃的恩德,便減了二兩,隻收七兩。徐掌櫃先給夏平川墊付了四兩,夏平川打了借條,說明日就歸還。徐掌櫃擺手說不用如此急迫,記著就成。

夏平川站在杏樹下,看著破舊的院落,心裏依舊是很高興。

搬家搬了三天,夏平川不但自己推著獨輪車來回了數次,還花錢雇了一架騾子板車替他幹了半天搬運的活。養父的書和書架,養母的架子床,他都想法子給搬到新家。夏平川又花了兩天整理屋子,家具擺好,抹塵清掃,又糊了新的窗紙,讓破敗的屋子煥然一新。

暫時沒有管院子裏的雜草,夏平川又要忙著找事做了。

他算了一下錢袋,去掉買房錢他本來還剩五兩左右,但是雇工、置辦物品花了一些,這幾天他沒工夫給夏萋萋做飯,所以買吃食又用了不少,燈下細數,還有不到三兩的存錢。他使勁揉亂自己的頭發,想著明天無論如何也要找事做,不然真是坐吃山空了。

第二日天明,喂夏萋萋吃過早飯,兩人就鎖了院門外出了。夏平川先盤算自己能做什麼,他年少,人夠機靈,也能書寫算賬,做不了賬房,做個酒樓夥計還是可以的。

於是他直接去舒山縣城最熱鬧的街區,雖沒有舒州、揚州州府那樣的繁華,但也是商鋪林立,應有盡有的。他牽著妹妹的手走進一家家商鋪酒館茶樓,在櫃台前笑臉問櫃台前的老板夥計,請問貴店還招人嗎?有的店家的確招人,但看他年小,搖搖頭拒絕,有的是人滿沒有空缺。

已到午時,是用午飯的時候,但是夏平川還沒有找到事做。他拉著妹妹坐在一家茶樓外的石階上,早上給妹妹吃的,自己卻沒有,奔波了半日,他早餓的不行。妹妹也餓了,不過她看著哥哥垂頭喪氣,也很乖巧的不吵他。

“平川?你們兄妹倆坐這裏幹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