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1840年到1842年
鴉片戰爭帶來的災難
一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
二許多官員士兵吸食鴉片,摧殘了他們的體質,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鬥力減弱
1838年道光帝派林則徐禁察鴉片。
1839年虎門海灘虎門銷煙
意義
是中國人民禁煙鬥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國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誌。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1841年英軍占領香港島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
鴉片戰爭
直接原因 虎門銷煙
根本原因 為了打開中國市場
鴉片戰爭中,中國為什麼會失敗?
一清朝封建專製製度腐敗
二統治者昏庸愚昧
三經濟落後
四落後的封建主義無法戰勝先進的資本主義。
《南京條約》
時間
1842年8月
地位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丶英《南京條約》
內容
一,五口通商破壞了中國貿易主權
二,各地香港島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
三,賠款21,000,000銀元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四,協定關稅,破壞了中國關稅主權
1843年虎門條約
內容
一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破壞了司法主權)
二片麵最惠國待遇
三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1844年美國法國《望廈條約》
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
鴉片戰爭的影響:
一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曆史發展的進程
二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到1860年
1858年《天津條約》
內容
一,外國供使館進駐北京 方便幹預中國內政
二,增開漢口,南京等10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勢力深入到長江中下遊地區
三,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內河航運權受到侵犯
《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
1860年英法火燒圓明園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一承認天津條約持續有效
二增開天津為商埠
三割九龍寺地方一區給英國
四賠款大幅增加
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沙皇俄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目的相同,為了打開進軍中國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到1864年
背景
鴉片戰爭的失敗,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治危機,統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1843年紅袖全創立拜上帝會
太平天國興起的標誌
金田起義
1851年,廣西發動起義,建號 太平天國,起義軍 太平軍
1853年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津作為都城
意義
標誌著正式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權證
1853年頒布了天朝田畝製度
進步性
反映了千百年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強烈願望,對於發動和鼓舞廣大農民參加反封建鬥爭起了積極作用
局限性
一空想性絕對的平均主義嚴重脫離實際
二落後性追求小農經濟違背社會發展潮流
1853年北罰全軍覆沒,西征重大勝利
意義
軍事上進入全勝時期
1856年,天津事變
意義
太平天國由勝轉衰
紅仁軒資政新篇
地位
中國第一部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治國方略
1864年,天津陷落標誌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
影響意義
一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
二沉重的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
失敗內因根本原因
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失敗外因
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農民起義性質
對內:反封建
對外:反侵略
啟示,中國農民階級無法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經濟工業化,洋務運動,政治民主化戊戌變法,思想,科學化新文化運動
洋務運動
晚清時期統治集團求強求富的自救運動
目的: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時間
19世紀60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
口號
自強求富
19世紀60年代自強為口號
一興辦近代軍事工業
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 、安慶內軍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