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跟圓覺菩薩要講這番話了,請各位看著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係屬故】
三月安居,我現在補充大乘佛法現在講的圓覺的安居,不是小乘的安居,不是聲文乘的安居,這個安居雖然它是佛製,是以佛那個時代來定製的,可是圓覺裏麵它是一個用另外一種的方便法門,這安居一般人都把它當做叫閉關,其實閉關另有含義,閉關這兩個字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易經,它說先王以至日閉關,什麼意思呢?先王是指什麼?就是聖人,因為中國古代把先王堯舜禹湯都當作是聖人,因為當時是這樣的概念。以至,什麼叫至?至裏麵有兩個至,一個叫夏至,一個叫冬至。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這個又牽涉到易經。不要以為這個跟佛法無關。其實所有的法皆是佛法,什麼叫一陰生就是到夏至,夏至是六月多的時候已經進入到陰了,我們分成陰陽,陰已經要開始來了,夏至以後就慢慢要涼了所以叫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冬至至到達極點,至就是極點就一陽生了啦,陽要開始生了,它是講這個道理。因為中國曆代在夏、商、周它的過年它的正月都不一定,夏、商、周的時候它本身的冬至都同一個時間,可是過年不同時間,在夏它的過年是 十一月,商是十二月,周是正月,它的過年時間不一樣,比如剛才講夏,冬至一般冬至在十一月,冬至出來在夏的時候這個稱為叫一陽生,一陽叫初陽,因為十一月冬至,開始就是一陽生所以叫初陽,十二月叫做二陽,到正月今天我們是以正月做過年是以周代為主,到正月的時候從周以後過年都是正月,正月從冬至開始算它是三陽所以過年的時候人家要跟你祝賀一定會講三陽開泰,先王到達至的時候,他就要閉關,什麼叫閉關?不是躲起來,因為閉關在冬至到來的時候,因為一陽生要開始齋戒沐浴,要去洗滌身心,那把今年所做的一切好好的懺悔,以便隔年有個新的計劃有個新的開始這稱為叫做閉關。很多出家人也好在家人好想修行就想閉關,我告訴你觀念錯誤,以禪宗而言它說,未破初參不入山,不至重關不閉關,什麼意思?你還沒有參到進入空性,你還在生命相狀裏麵攀求,你還在生命的生老病死裏麵看不開,你入山死路一條,因為你的阿賴耶裏麵沒有改變你的熏習的種子,你一入山就越執著,所以一定要破初參,破初參的意思就是進入空性,你沒有進入空性你不要入山,禪宗對他弟子都這麼講,他就知道你還不夠格。我要用功閉關不夠格,因為你還在生命相狀裏麵,受到生命相狀而屈服它,受到生命相狀而想攀緣它,你還不及格,因為你還沒有進入空性。第二個不至重關不閉關,什麼叫重關?你進入空以後你就有能力進入假,從空入假,你沒有從空度假,你雖然進入了奢摩他,可是這種奢摩他沒有徹底,你沒有進入到三摩缽提,你不要去閉關,為什麼?你在這個假的過程裏麵還會受到動搖,你去閉關不了解自己的功力,你必須要曆事練心,這個才是真正閉關的含義。
現在經典所講的安居,安是什麼?安心居住在我們的大圓覺的心性,這個稱為叫做安居。這個是附帶講出來,讓各位很了解,因為現在大家很多通病,剛出家就要去閉關,甚至出家很久,他認為老了應該要去閉關,你老了閉關,誰照顧你,不然很多修行的在家人動不動就想去閉關,你可以講說我要去修習一下,你還沒有資格閉關,因為你還沒有破初參,甚至還沒有達到重關,為什麼要學佛?讓我們曆事練心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閉關,閉關的意義是你已經到達那種程度了,你跟眾生的緣已經盡了你去閉關,當你已經破了初參,當你已經達到了重觀,當有眾生請求你度化眾生的時候,你必須要出山必須要出關。蕅益大師就是這樣子,你要知道所有真正徹悟的祖師大德是這樣子的,他不躲在山上,當他了解他跟眾生的緣已盡,可是有人需要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出山。
我們對安居更了解,接下來看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在這個地方我們都很了解,當講大乘法的時候有沒有發覺到,好像對聲聞乘有貶低的意思,其實不是,聲聞乘跟大乘法到底差在什麼地方,有人會講說聲聞法叫小乘法,菩薩道叫做大乘法,有句話不學小乘不足以學大乘,這個都是不了義的話,聲聞法跟菩薩法不是間接,請各位要聽得懂這個道理,這邊是高山,山頂是終點,我爬到半山腰叫小乘,不然是什麼?它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大乘是什麼?大乘就是直接到山頂,什麼叫小乘?不是爬到一半叫小乘,到山頂叫大乘。小乘可能是一直徘徊,不知道徘徊多久,有因緣到才會上到山頂這個稱為叫小乘,注意它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大乘是捷徑,小乘一直繞。安居日,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這就是大乘的安居,如果是小乘的安居,聲聞的安居,我告訴你不能有優婆塞、優婆夷參加,全部都要出家人而且當時的女孩子出家很少,比丘跟比丘尼也不能同時安居,安居的時候是大乘是菩薩乘,修寂滅行,第一個我把重點抓出來,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主持。第二個重點實相,以大圓覺為我伽藍,伽藍就是道場,第三個重點大圓覺,身心安居,平等性智,第四個重點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係屬故,第五個重點涅槃自性,這邊有這些名詞出現,注意它跟你講這個叫做大乘,什麼叫寂滅行?寂的意思就是沒有無叫寂,滅的意思當然就是滅,是寂滅叫不滅,既然它是不滅,前麵再多兩個字無妨不生不滅,什麼叫寂滅行?本不生滅,六祖大徹大悟的那句話,講了五個偈語其中一段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什麼叫本不生滅?就是我們從無始劫來,從來沒有遺失掉的那個摩尼寶珠,本沒有生滅,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管你生命相狀怎麼生滅,你的生命本質沒有生滅,佛是要讓我們進入到沒有生滅的本自,而不是在生命的相狀裏麵去找尋生命相狀的生滅,所以你信了宗教,今天所指導你的一切如果還在生命相狀裏麵轉的話,就看你的根器,我勸你們趕快回頭,所以佛陀才講你要回歸到生命本質,你隻能找到一個人,當然佛陀講要找到我,就是釋迦牟尼佛留下的經典,可是經典無人說,雖智不能解,這位才叫做善知識,如果沒有他的話,你一直在生命相狀裏麵尋找永無出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