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晴嵐溪的日日把酒言歡,美人在懷。
導致她在朝廷上,時不時的就有人來明裏暗裏的說她不要做的太過了,要做一個仁君,而非色君。
疾風吹散俗塵埃,忠諫貫穿宮闕間,
臣子敢於言不避,女帝色量亦可知。
確然晴嵐溪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可她深知當明君這個任務,過於繁重,且不太適合她。她的終身人生信條就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趁年輕多快活。
她對於這個國家的唯一作用,就是努力去尋找合適的後代,進行栽培,使後代成為一位明君,至於她,那便是主動退位,之後繼續享樂。
所以朝廷上的官員們的上書諫言,身為女帝的晴嵐溪從不放在心上。她覺得這些臣子可能說得顧有道理,但她當個幾年的女帝便打算退位了。故她就每日努力催眠自己:臣子們的話是對自己的權威麵前諂媚奉承,沒有真正為國家和人民著想。臣子們的話是……以此來緩解自己的愧疚心。
可就因多次的勸諫無果(包括未穿過來那次),眾人開始漸漸認為她是個躺在尊貴的位置上的朽木不可雕琢之物。
然而,一天,晴嵐溪頓感無聊,於是她突然決定親自微服私訪,以了解民間的疾苦和需要。
她穿上平民的衣服,化身成一位普通的有錢人形象,偷偷潛入民間。深入街市的路上,發現街市上有位男子賣身為肉曰菜人。於是她便上前詢問,而後得知:原是家中窮得早已掀不開鍋,而丈夫又病重,急需去補身體,不得已他才出此下策。
晴嵐溪聽到後,便命人將錢遞給菜人,以此來尋求去看望他家真實情況的機會。畢竟,隻有自己親自去見識了,才能去理解其中的無奈和深意。
當她被菜人帶往走向他家中的路上,看著周圍場景的不斷變化,她的內心十分的煎熬,對所見事物的評價:拮據和困窘。
許多瘦骨嶙峋,衣衫襤褸的人們,他們麵臨食不果腹的困難。孩童們,衣不蔽體,饑寒交迫的乞討著,渴望著來自上天的臨幸,隻要聽到“叮咚”一聲,他們便不斷磕著頭,嘴裏嚷嚷著“謝謝,謝謝”好不令人動容。
走進了那位菜人的小屋中,一股腥臭之氣便撲麵而來,她不住地望向男子。男子麵容發紅,支支吾吾的說道“我家丈夫她下身嚴重癱瘓,無法獨立運動,所以不管是何事都在床上行個方便。無意驚擾貴人,望貴人海涵。”說著便要下跪。這可給晴嵐溪嚇了一跳,連忙將人扶起道“不必驚慌,我也隻是隨便問問。你不要怨我唐突才是。”
菜人聽到後鬆了一口氣,連忙稱道“不敢不敢”這事也就算告一段落了。晴嵐溪的眼睛不住地向四周環繞,這引起了菜人的注意。菜人輕抬眼眸,而後又快速低下去說道“貴人,是在找尋什麼。我常年在這生活,說不定能幫上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