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你要的東西都準備好了,隻不過是畫師還沒有找到。”趙承嗣從皇宮回來之後,就開始籌備給皇宮孩子們學習的連環畫了。
“此事不急,畫師慢慢早,一定要畫工了得的師傅才能動手,先出一卷,看看宮內那些小衙內的情況。”趙承嗣點了點頭,畫卷的事情不急,慢工才能出細活。
“郎君,今晚是翠紅樓的夏選,在下已經準備好了。”
“好!晚上我們就去翠紅樓看看。”
翠紅樓在開封城的東麵,內城的中心巷子。在一處丁字路口旁。翠紅樓有三院四庭,三院是三個院子,分別是翠紅酒樓,翠紅閣,翠紅茶坊。四庭是四個院子,分別是春暖,夏涼,秋風,冬雪,四個院子都有百餘間廂房,是賓客與小姐休憩的院子。
“官人,來看看!我們這裏的姑娘可比水還要柔!”翠紅閣前,十幾名花枝招展的風塵女子就在街麵上拉客。
“郎君,這邊請,今日的侍女買賣在翠紅酒樓舉行!”閭丘仲卿見到那些風塵女子眉頭一皺,然後將趙承嗣引入了翠紅酒樓。
“郎君,石衙內在那邊。”一進翠紅酒樓,趙承嗣就見到了熟人,自己的玩伴,石守信的次子石保吉。
“郎君,魏東閣在那邊。”順著閭丘中期的手,趙承嗣又發現了一個熟人,魏仁浦的次子魏鹹信。
大宋的紈絝界是有規矩的,通過稱呼就能區別每個紈絝的家世背景。李商隱的九日有雲: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東閣乃是宰相會客的大廳,到了宋代便成了宰相兒子的獨稱了。由於宋代的各大政府部門都有自己的衙門與部院,所以大宋高官的兒子都稱衙內。
“哦?三郎也來了!”突然一個人拍了拍趙承嗣的後肩。
“原來是劉大哥!”趙承嗣一回頭,就見到了劉知信。
“原來是劉公子來了,真是怠慢了,小人馬上給劉公子準備好位置。”劉知信剛剛一進門,就有小廝迎了上來,看來劉知信是翠紅樓的常客了。
“好!承嗣,自己找位置。”劉知信微微一笑,就跟著小廝去到了自己的坐位。
“郎君,我們的位置在那裏。”閭丘仲卿指了指一處距離舞台不遠的位置,那就是趙承嗣的位置。
翠紅樓會給每位投標的買家都準備一張單獨的桌子,還有號牌,方便用於投標。
“小郎君,這是我們家公子送給郎君的禮物。”趙承嗣剛剛坐下,看了看手中的號牌,石保吉的家丁就過來了,還拿來了二十幾張畫像給趙承嗣。
趙承嗣愣了一下,石保吉這是什麼意思,送自己二十幾張畫像?反倒是閭丘仲卿快了一步,接過畫像,然後向石保吉的家丁道謝。
“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郎君,此乃風月場的規矩。”一旁的張楚開始向趙承嗣解釋風月規矩了。
原來這些畫像叫做“麵相”,所謂的麵相就是翠紅樓的小廝會提前將買賣侍女的畫像弄出來,然後印製成不菲的數量,然後按顧客的需求發放個顧客。
這些畫像除了人的臉相之外,還有姓名,出場的順序與低價。有了這些信息,顧客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兒做出決斷,避免浪費錢財。甚至有一些紈絝看上了女子都會私底下談攏,不讓風月場所多賺自己的錢財。
“還真是一個老手!”趙承嗣微微一笑,看來自己是落伍了,石保吉跟自己年歲相仿,看起來已經是輕車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