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家,苦兒巷的事情應該如何解決?”回到龍椅之上,趙匡胤拿起台麵上的一份奏章,望了一眼王仁瞻,示意王仁瞻不用跪著,可以起來了。
“官家,微臣不敢隨意揣測聖意。”王仁瞻站了起來,退到了一旁。
“卿家與朕乃是布衣之交,言語不用如此拘謹,你既然已經想到設局了,肯定有善後的辦法。”
“官家聖明,臣確實有一想法,請官家指教。”王仁瞻拱了拱手,然後開始向趙匡胤獻策了。
王仁瞻告訴趙匡胤五代是一個流言四起的時代,流言已經成為百姓的習慣,市井之徒都喜歡流言,百姓都愛聽流言,為了朝廷的穩定,一定要處理苦兒巷的百姓。
大宋剛剛立國,開封又是京畿重地,如果隻因為百姓的幾句流言就處以重罪,恐怕會失去民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恩威並施處理苦兒巷的百姓。
苦兒巷的百姓傳播流言必須治罪,房產與地產都需充公,全部貶為官奴,但是恩準他們以功贖身。
“以功贖身?!”趙匡胤愣了一下,這是什麼獎懲辦法,聽起來倒是頗為新穎。
“不錯,陛下,自從大唐衰落以來,各朝的君王都以威嚴治理天下,稍有過失者都處以極刑。陛下立國大宋,若依舊法必不能顯陛下之恩德,推陳出新才是陛下之出路。恩威並施才是王道。
“恩,卿家所言有理,繼續說下去。”趙匡胤點了點頭,王仁瞻果然見識不凡,比起前朝的將領,王仁瞻確實是有勇有謀。
“官家,所謂以功贖罪就是苦兒巷的百姓雖然被貶為官奴,但是可以依靠其在各府邸的表現,作為每年的考評,凡是五年為優者,可以除去奴籍。”王仁瞻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卿家果然見識不凡,此法甚好,隻不過這樣是否過於仁慈?”趙匡胤點了點頭,王仁瞻的方法雖好,但是方法太仁慈是不是會失去威懾的效果。
“陛下,臣早已經想好應對之策,此流言不僅在開封城流傳,在大宋境內也有不少流言,陛下隻需處斬一些為惡之人,同樣能達到威懾百姓的效果。”王仁瞻微微一笑,自己早已經想好了萬全之策。
“卿家果然厲害,京師恩威並施有利於穩定,京城外大肆搜捕可以威懾人心。一舉兩得果然是好計策。”趙匡胤點了點頭,王仁瞻果然是自己的肱骨之臣。
“臣拙見,請陛下聖斷!”
“行了,卿家此事就這麼算了,你與天水縣男都不可以記仇,下去吧,朕有些累了。”趙匡胤揮了揮手,示意王仁瞻可以退下了。
“臣告退!”
“德鈞,明日派人去傳旨,明日讓趙承嗣進宮見朕。”王仁瞻離開之後,趙匡胤吩咐了一句,就回宮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宮內就有內侍傳旨了,趙承嗣換好衣服之後,就來到了皇宮,趙匡胤還在早朝,趙承嗣隻能在一處偏殿等候。
“老奴見過趙郎君。”趙承嗣剛剛坐下,張德鈞就到了。
“哦,原來是張公公,不知張公公有何要事?”趙承嗣望了望四周,宮女與太監都望著給趙承嗣送茶的張德鈞。
“老奴記得小郎君喜歡清茶,今日宮裏新來了一種清茶,請郎君嚐嚐。”
“郎君,昨日王仁瞻已經見過官家,官家已經饒恕了王仁瞻之罪,郎君不要忘了聖意。”張德鈞低聲告訴了王仁瞻已經無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