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1月12日(1 / 1)

動筆時,已接近淩晨三點十分。說來,我做這件事,十分隨意,但卻非常正經。我也恰是在刷某個視頻軟件時,頭腦突然閃過這樣的念頭——寫下我的“絮絮叨叨”——你可以說我在分享生活的各種無聊。

但我想不是。

作為i人,我在情緒的邊帶上反複橫跳,蹦躂。

在我浮現這樣的想法之後,終於在快要三點的時候,一通操作之後,注冊作者號,下載相應需要的軟件,創建書籍,並開始打字了。

耳機裏放的是粵語版的富士山下,傷感。然而它卻支撐我寫下去。

我愛這首歌,愛它的婉轉,似娓娓道來,給我太多留白。

這時候,你們大多數中,已然睡夢中。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正熬著夜,可能在刷著哪個軟件,看哪些評論,或大笑,或哭泣,亦又平靜,或洶湧。

這,大都是我深夜的日常。

自從六七月的辭職以來,我已在家休憩甚久。

終於在今夜,我感覺到“我創造了價值”的驕傲感。雖然這,很大可能上帶不來任何一分錢的物質滿足。

可是,我向上了。

因為我在具體地輸出,表達。最後這,會轉化成我內在的一股強大而柔弱的力量。

它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我會在明天,也有可能是很多年——一月、兩月、三月或者一年後——對現在的我投以讚許,慶祝沉浸在文字表達裏的我。

一隻耳機沒有電了,我的右耳機還在循環播放粵語歌。

前幾個小時前,我還跟朋友許約——起初,我先是氣勢洶洶地問他,他明天起,他說七點二十——我就向他立誓,我明早這個時候準時起,給你打卡。

否則我違約,我就是隻可愛的汪汪汪。

現在三點三十一分,周日大概會是局部多雲。

天氣,不錯。

賭上我的麵子和尊嚴,我大概率是會起來的。

如果,我真的汪汪汪,那請不要笑話我。

在一個月前,我認識了位朋友,關係呢,我自認為,也是不熟呢。

在我們將近兩天沒有互相向彼此打卡後,今晚他突然給我發了個消息。

我知道,他是無聊了。

我剛好也回了他。

一言,兩語。

總結,就是他心情不好。

不親不近的——不算任何朋友之誼——關係裏,耗費巨大的能量去慰藉雙方,是不該的,且也不能。

如果我再年輕幾歲,我可能會和他嘮嗑起各種,談天談地談壯誌淩雲。

我前幾天在一個博主那裏看到一段話,大概意思是說,我們要在舒服的地界裏,尋找舒服的人。

原話肯定比這,豐富且哲理。

可能是受他影響,後幾個小時,情緒低迷。

應該,也不是。

因為我最近慢慢地學會跟自己做“和解”——盡情地享受自己。

什麼意思呢?

除去任何生理上的需要——比如我餓了肯定要吃飯,這無法抗拒——拋棄其他任何條條框框,其他社會條件賦予的“規則”。

人,與生俱來,就是神性——我,不該被馴化,束縛在一條線裏。

到這,思緒被阻。

(有一點要說明,我,唯物主義,相信科學。)

到這,已經一千字了。

讀書時期,我憋不出來的八百字,現在我可以寫上個一千字,很了不起了。

耳機裏沒有在放歌,耗光所有電量。

我也有了困意。

周圍很安靜,你們睡得好嗎?

我明天會早點起,我想吃白饅頭,背會書。為了避免我刷太多視頻,我還上了時間鎖,一個半小時已經被我刷沒了。

有沒有人會看到我寫的呢?

替明早,先說句早安哦。

我先許個願:

願有人看到我寫的,一個人也行啊。

然後,

願我們萬事如意,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