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早啊。”從三輪車上下來了一個身穿黃色工作服的青年,看著一個正在菜園子裏割韭菜的中年婦女,笑著打了聲招呼。
“早啊,小何,今天怎麼來這麼早啊。這還沒到8點呢,菜就送過來了?”楊麗聽見聲音抬起頭,眯著眼睛看了看,原來是某團買菜的配送小哥。
“嘿嘿,今個兒家裏有事,跟主管打了聲招呼,早點送完早點下班啊。”小何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
“這樣啊,那行,你去屋裏,有人。”楊麗聽見人家有事,便沒再多問,趕緊讓人把東西送進去才是。“小樂,某團買菜的來了,你把東西點點。”
“好,來了。”屋裏傳來了一個男孩子的聲音。
小何看了看正在菜園子裏忙活的楊麗,心中不禁羨慕起來。果然還是拆遷最能富人啊。
他負責的這個小區是個拆遷安置小區,雖然是個安置區,但麵積也是不小,有三十多棟樓,每棟三個單元,樓層也是有高有低。
之前跟老板聊天的時候聽他說過這片以前叫朱瓦房,以前算是他們縣城周邊最窮的一個村子了。村裏地貧,收成也差,大多數人都出去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小孩。
但隨著城鎮發展,很多新學校、商場、醫院都陸續遷到這周邊來了,這村子也就跟著在幾年前拆了。一下子就翻身農奴把歌唱。
村子裏家家手裏都分了幾套房子,最多的一家分了足足十二套。每個月光收租金都比他工資高。
老板娘家裏是拆遷前幾年才搬到這裏來的,那時候他們家兩個雙胞胎兒子上高中,老板娘怕他們住校辛苦,夫妻就想搬到城裏來住,方便照顧。
但積蓄不夠買城裏的商品房,後來經人介紹,就擱朱瓦房這買了一套靠村邊的房子。想著先讓孩子住校,她辛苦點每天給送飯。沒想到孩子剛讀高中,他們學校就搬到這邊。再然後,這裏就拆遷了。
他們家是一下子就分了4套,他們現在住的這棟,一層二層都是他們的,還有兩套在靠後那兩棟,都給租出去了,每個月租金雖然不多,但也是個進項啊。
老板娘自主住的兩套都是三室兩廳的配置,她們家五口人,住起來是有富餘的,一家人便商量著開了個小區超市。順帶做了代收快遞點。這兩年網上買菜在他們這小縣城時興起來了。老板娘也注冊了個自提點。
反正也不用他們送,就幫著清點一下,等人家來自己拿就行。
唉,也不知道啥時候拆遷中彩票這好事能輪著他啊。
“小何哥,東西都是齊的,你辛苦了啊。”
小何的思緒隨著聲音被拉了回來,伸手接過對麵遞過來已經簽好字的清單,上麵用藍黑筆潦草的簽著對方的大名--許文樂,說實話,要不是自己知道對方的名字,小何覺得自己是瞅瞎雙眼也認不出來的。
不過,聽說這小夥子是學醫的,估計這是必備技能吧,也是正常。
“那我先回去了哈。”小何把清單疊好放進腰包裏,轉身出門往自己的三輪車那裏去了。
“嗯,你慢點哈。”許文樂笑著說道。
等小何走了,許文樂等了一會,見也沒什麼人來,才起身去了院子。
“媽。老爸呢?”許文樂見菜園子裏隻有老媽自己在摘韭菜,連忙過去幫忙。
“你二大爺家今天殺豬,他回去幫忙了。早上3點就走了。”楊麗說的是他們老家的鄰居。兩家人牆挨牆,感情十分好。
“這麼早就去了?”
“嗯,他家這回殺不少,得早點去幫忙。”
“那別忘記讓爸多買點回來,自家養的豬味道好。”自家養的豬再多也不可能放一年,一般來說都是年前殺豬,豬肉吃年前年後那兩個月就吃沒了。
“那肯定的,這次你二大爺家殺豬早,這農曆才10月初,我讓你爸買最少買半扇回來。擱冰箱凍著慢慢吃。差不多能吃到過年,你奶家那兩頭豬該出欄了。正好能接上趟。”
“那感情好。”許文樂聞言也是很開心的。
“行了,回去給你們弄韭菜盒子吃去。你擱前麵看著哈。”兩個人把盆裏的韭菜收拾完,楊麗便端著去廚房了。
沒一會兒,廚房就傳來了香味。
“文樂,過來吃飯。這盤子裏是你的,電飯鍋裏有稀飯,你自己盛。雞蛋在盆裏冷著呢。你哥回來沒?”楊麗見許文樂進來,把手邊的盤子遞給他,順便問了一句。
“沒,估計還得一會呢。昨個晚上他去吃火鍋了,今天估計得多跑一會了。·減肥期間居然還去吃火鍋,過分了,過分了。”其實最過分的是沒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