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半,月上頭,南邊有個望月樓;望月樓啊望月樓,惹得仙人愁,念得故人憂。
在卜城之南有一村,名曰臨南村,在臨南村之中有一河,名曰南水,南水之上立一高樓,人們都叫它——望月樓。
每年八月初九,臨近中秋,圓月當頭,臨南村的男女老少都會在夜半子時相聚於望月樓之下共度星河節,那是他們的節日,唯其獨有的節日。中秋時節繁星可見,天上的群星照映在南水中形成一條星河,其與天上的圓月交相輝映,所以人們取名為星河節。
“爺爺,為何秋收時節集市上還有這麼多人?”弱冠之年的李許長向爺爺李灝問到。
李灝微笑的看著自己的孫兒,卻又略帶些許哀傷。
自己的兒子自打許長出生就失蹤了,許長從來沒有見過父親,村裏人都傳言李如山得罪了哪個大人物被殺了,這成了李灝永遠的傷,這幾年來他一直在努力尋找,可惜一無所獲,幾近絕望的他甚至開始相信外麵的傳言。
不久李灝便調整情緒揮去了腦海中的不快,摸著李許長的頭說到:“乖孫兒啊,今天是臨南村最重要的星河節,大家夥們都在準備晚上要用的東西呢。”
李許長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興奮的喊到:“我也要去,我也要準備東西!”
李灝哈哈一笑,也讓他本就曲折的額頭堆滿了更多的線條,好像晚年掉落的頭發都回到額頭上變成了皺紋。
給了孫兒幾個銅錢後孫兒就鑽入了人群中,很快消失不見蹤影。
剛好在一旁買宣紙的張氏妻王安之看到了這一幕,李灝正要挪步就被小跑過來的王安之攔住了:“李叔且慢,這人山人海的你不怕長兒亂跑不見了?他還是個孩子。”
張氏之子張青山和李許長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都在同天申時出生,張家和李家也是非常和睦的近鄰,都在臨南村紮根百年了,兩家經常互幫互助,共度難關。
李灝知道王安之是善意的提醒,於是哈哈一笑:“張妹,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家長兒機靈著呢,跑多遠都識得路,無妨,無妨哈哈哈哈!”
王安之聽後一臉讚同的表情,隨後同李灝拉了幾句家常便各自離開了。
戌時——
“當!”打更人開始打更了。
臨南村的人們都在自己家裏忙活起來,子時一到就是星河節了。
李家,
李灝伏案提筆,在宣紙上寫滿了字,原本朱紅的毛筆也被歲月刮回了原本的顏色。提名之後李灝又反複看了幾遍,確認無誤便裝進了信函裏,又將信函放進了一個無蓋的盒子裏,盒子側麵雕刻著精美的花圖,整個盒體也染成了朱紅。做完這一切李灝長舒一口氣,端起茶杯輕呷一口,便又拿起了宣紙開始折孔明。
這時房屋的木門被人推開,李灝抬眼望去才發現是自己的孫兒回來了,於是放下手中形成框架的孔明,佯裝責備地說:“你這孩子,馬上就是星河節了,怎麼現在才回來,還搞得這麼髒。”
李許長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泥濘,滿不在乎得說:“這算什麼,爺爺你猜我看到了什麼。”
李灝本不想多問,但由於太了解自己這個孫兒的秉性,也就象征性的問了一句:“什麼啊?”
李許長突然神秘兮兮的說:“西北來的那條小路上有好大一個車,那個馬都有我們房子高呢,那個車是我這輩子見過最漂亮的車了,比皇宮還好看呢!”
李灝不禁失笑:“臭小子見過皇宮嗎就亂說。”
說罷就準備繼續折孔明,剛坐下就突然想到了什麼,又猛的站起來,死死的盯著西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