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打算(1 / 2)

上回說到孫父孫母因為孫陽克服心理障礙重拾書本,這讓堅信知識就是未來的孫父孫母高興不已。而躺在床上的孫楊看到孫建國夫妻倆高興的樣子更是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不辜負父母的期盼。

孫楊看著喜極而泣的父母,忍不住從心裏泛出一種酸酸的感覺,不由的想起自己未來的父母,不知道自己被雷劈死後,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是多麼的悲痛。看著孫建國夫妻倆個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欣喜的表情時,在心底除了更加融入到這個家庭裏,更是下定決心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將來回到家鄉去看看。雖然孫楊一直在心裏不停地催眠暗示自己,自己就是孫楊,就是孫建國夫妻倆的兒子,但重生的那種陌生感以及對父母的思念還是時常纏繞在心中,在看到孫建國夫妻倆欣慰的表情的同時,這種陌生感才從孫楊的心裏消失,但孫楊知道,這種陌生感在日後還是會出現,因為他覺得自己就像做夢一樣,在做一場他自己都不想醒過來的夢。除非他在這裏有了羈絆,能拴住自己,不再胡思亂想。而孫建國夫妻倆與孫振父子倆就是他的第一個羈絆。此時一種幸福感,一種依賴感依托而生,這是自己最重要的親人,無論多大的艱難險阻,他們將是自己頭上永遠的燈塔,為自己指引航向。

孫楊心裏下定決心,自己這一生一定要出人頭地,活出個樣子,讓他們以自己為豪,決不能讓他們受到哪怕一點傷害。

時間就像是指尖沙,順著指尖的縫隙悄然的流逝,我們能感覺到手指間流失的重量,還有,流逝過後,留在皮膚紋理裏的塵埃。可是,當我們想握緊它的時候,它反而流逝得更快了,最後,灑落一地。在這半年的時間裏,孫楊總是在思考自己未來的人生,自己今後要做什麼樣的人,走什麼路。他首先給自己確立了短期目標,孫陽認為人生的第一步必須要確立目標。有目標的人始終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該幹什麼。有了目標的人才不會茫然。人生的第二步是要努力.努力不一定會有收獲,但是不努力就一定沒有收獲。努力的去實現目標才是人生的意義。因為努力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

半年後在孫建軍的再三確認下,孫楊終於不用躺在床上了,可以自由下地走動了。

自從孫楊可以自由走動後,就經常坐在村口的石碑下,曬著夏日的暖陽,俗話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孫陽每天都細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結合未來的先知先覺,不斷地計劃著自己的起點方向。孫陽重生時是一九八七年的春天,現在又過了半年多,而這時候能夠快速積累財富的方法以孫楊能想到的除了搶銀行這種吊炸天的想法以外,就是再做倒爺或者偷渡到香港當明星或混黑社會又或者是炒股,不過在仔細一想,憑自己的豆芽菜身材搶銀行,自己不被搶就算祖宗保佑了,估計最後就是吃花生米的下場。而當明星和混黑社會,先不說自己怎麼去香港,就算去了,沒有身份證,估計也是被遣反的命運,炒股,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現在還沒影呢,想抄也沒地方抄,再說自己也沒本錢啊。孫陽皺著眉頭坐在石碑下不停地思索著。正在這時、迎麵走來一個走路一瘸一拐的的漢子。漢子看到孫楊,眼前一亮,衝孫楊招呼道:“陽子,在這曬太陽啊。”突然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孫陽晃了晃頭,讓腦子清醒了一下,抬頭來一看來人,是三叔。隻聽三叔接著道:“聽說前些日子你不舒服,本來想去看看你,但你也不是不知道,你爹不稀罕你老叔,看不起老叔,所以才沒去你家,請孫振說你好了以後愛坐在這裏曬太陽這不過來看看你,怎麼樣,好點了沒。”孫楊聽三叔說完,道:“三叔啊,我沒事了,就是挨了頓打,在床上躺了幾天。不過這也讓我長了記性,也讓我真正的見識了社會。三叔,有些事您也別往總是攬在自己身上,當年的事情不怪您,都是他們逼著您的,再說爺爺不也說不怨您了嗎,就算您不說,別人也會說,能救一個是一個,爺爺走之前還念叨您呢,隻是誰也沒想到爺爺會想不開……說到這裏,孫楊擦了擦不知道什麼時候流的淚水。說到這裏,大家就奇怪了,為什麼三叔說對不起孫楊的爺爺呢,這就就不得不說一說三叔了,三叔原名孫建業,和孫陽家還未出五服。但年鬧革命的時候,因為全國都在批判資產階級腐敗分子。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年代,都要講究證據,批鬥同樣也是。那時主要是批判資產階級腐敗分子或者是大地主,既然要批判了,就要有舉報人。而孫家莊因為解放了再加上因為鄰近邊境線,戰亂不斷,基本上也就沒有什麼資產階級腐敗分子或者是大地主存在了,至於孫楊一家則是投奔親戚來的。也就是還未出五服的三叔家,再說孫慶元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是大地主,因為孫慶元投親時已經是身無分文,幾乎是一路乞討來的,但因為孫家莊沒有符合批鬥的對象,於是孫慶元就悲催了,被定為是大地主出身,是地主階級,既然認定了,那就要批判啊,批判就要有檢舉人啊,因為孫慶元是外來的,如果是外來人檢舉的話肯定得不到信服,如果是親人的話就有說服力了,君不見古來就有大義滅親嗎,而三叔就是那個檢舉孫楊爺爺的人。如果當是三叔不舉報孫慶元,那麼革委會的人就會把三叔捉去批鬥,當時三叔家三叔是家裏的主力,如果三叔去了,那麼三叔家也就垮了,所以當三叔求到孫慶元眼前時,孫慶雲很快就答應了。孫慶雲當然知道他這一去可能就回不來了,但他還是去了,因為他知道,死他一人能救兩家人的命運,值了,更何況說不定死不了呢。可他也沒料到最後他會因為不堪受辱而自縊身亡。這也是孫建國恨死了三叔。從此兩家不再來往。因為三叔心裏有愧,加上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在看到孫建國時總是像老鼠見到貓一樣,不過他還是暗地裏默默地幫著孫建國家。就算孫建國對他冷嘲熱諷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