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漢朝的開國皇帝(1 / 1)

關於劉邦的出生年月,有兩種官方說法,一種是公元前256年,一種是公元前247年,

但具體是哪一個,一直沒有官方能讓大眾承認的年月,因為在曆史上大器晚成的普通人,出生年月很少有被記錄的,

因為沒有人會知道你家旁邊的“二狗子”類似的小名的人物,在他的下半生會在曆史上誕生怎樣的光彩,

但記不住具體出生年月,出生地點總是能記住的,劉邦在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出生,

很多人都知道劉邦是亭長出身,知道早年是個流氓一樣的人物,但是怎樣當上亭長的呢?

早年他跟隨著張耳,張耳可能這個人,大家不熟悉,他是今天的河南開封人,秦始皇還沒統一六國時,他是魏國貴族的門客,

生活上十分富裕,因為隻用在貴族們遇到困難時,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應對辦法,其餘時候都是享受與貴族們一樣的待遇。

在魏國被秦始皇滅掉後,張耳為逃避秦國捉拿,將自己改姓為陳,以此避免秦國的追拿緝捕,還將自己的小弟劉邦安排為亭長,這樣能讓自己更好的隱居,免去追捕,

在陳勝吳廣造反後,先跟隨陳勝吳廣起義,在跟隨中途提出重新立六國以立民心後被拒絕,後續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因為自己有軍隊實力,被項羽入關後立為常山王,封地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地區,但後續劉邦勢力增大,又去歸附劉邦,後續被劉邦後被封為趙王,這是一個具有盛大意義的名詞,可惜在封王的第二年去世,

所以在曆史上名聲不顯,假如能被封趙王後多活幾年,可能名聲影響力會被大一點,但人的壽命在曆史上就是這麼不明顯,

在你眼中獨特的自己不過是別人的寥寥幾句記錄,路過的風景罷了,

但他對於劉邦的幫助是巨大的,他對劉邦早年的無私幫助,讓劉邦養成了對身旁人要什麼給什麼的性格,

在45歲時每天混吃混喝,劉邦得到因為這種性格所收到的懲罰,因為自己放跑的秦朝的囚徒,劉邦不僅丟失了飯碗,還被官府下令捉拿,被逼無奈的他,隻能帶著幾個忠實囚徒小弟躲進山裏,

他為什麼釋放囚徒眾人議論紛紛,但我覺得可能是對秦朝法律的淡然,和對旁邊人處於無賴老好人的性格,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會有一種人很無賴,無論幹什麼都會耍無賴,還有一種人隻要別人提要求哪怕自己受苦,也會滿足他。

劉邦在我眼中此刻可能是將兩種性格都並存的人,

囚徒被釋放後,囚徒們不用去服徭役,跟著劉邦進山靠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雖然受苦受苦,但是在那個要步行幾百上千裏去建設國家工程,死亡率極高的年代,無疑是很舒服的,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罵土木工程專業又苦又累,還賺錢總被工程公司拖欠,但和那個年代相比無疑已經舒服到了極點,不僅不用步行去工程點,還有工作飯和工資,安全性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提示了許多,

囚徒徭役們,不用擔心步行到其他地區建設,不用擔心被強迫接收一天一頓的護命工作餐,更不用擔心自己要接受了勞動量極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