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小象97%產品均為自主生產。

近年來,新業態渠道導致流量分流。

上美股份成立抖音電商部,組建百人團隊,在上海環球港建立多個直播中心。

紅色小象也組建了一支涵蓋主播、助播、運營、投流等的團隊,全天進行品牌自播。

彎道超車

品牌將客群定位為“科學、精致的90後寶媽”,還聯合專家醫生、頭部KOL等開多維度種草,減少用戶決策成本。

例如育兒博主年糕媽媽,指出寶寶換季幹燥、泛紅等問題,種草針對敏感肌膚的“90安心霜”;紅色小象邀請丁香醫生、老爸評測等KOL,從“紅沒藥醇”成分、嬰兒皮膚機理等角度,用專業知識為產品背書。

“90安心霜”上線首月,在小紅書站內檢索趨勢增長超140%。

線下渠道主要解決用戶體驗問題。

“消費路徑改變,但新型美妝集合店及體驗店等主抓體驗與服務的門店,熱度不斷上升。”紅色小象品牌負責人指出。

如今,BA(美容顧問)已從一味推銷產品,轉變為向用戶科普成分功效、提供服務。紅色小象已覆蓋屈臣氏、大潤發、愛嬰室等大型超市,以及精品零售店、母嬰店、美妝店、百貨等渠道。

針對性渠道方麵,品牌與高端月子中心、孕嬰攝影機構、明星托育園等母嬰機構合作,觸達更多線下用戶。

護膚品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國內美妝集

團既要橫向競爭,又要上探挑戰國際大牌,壓力不小。

這一背景下,紅色小象品牌負責人認為,嬰童護理品類或是彎道超車的機會。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6年,全球母嬰護理市場規模預計接近960億元,2021-2026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2.4%,領先化妝品其他細分領域。

上海家化、貝泰妮、華熙生物等頭部企業接連入局。

“嬰幼兒賽道能為美妝集團提供第二曲線。”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本土美妝集團希望主要產品線進入中高端市場,提升品牌溢價,布局嬰幼兒賽道,可以成為集團探索更多價格帶的抓手。

母嬰產品目標客群是孩子父母,陪伴一代年輕人成長的口碑品牌,能為集團嬰幼兒產品快速提高聲量。

關鍵是自證產品安全和功效,嬰幼兒肌膚嬌嫩,對於配方、成分、技術要求更高,幾乎每個媽媽都是“成分黨”。

如商品詳情頁中,分享消費者感官測試、臨床功效測試、實驗室試驗等,用專業測試結果說服消費者;技術層麵來看,國產頭部美妝集團在研發端發力,已有一定積累。

“我們將聚焦精細化、高端化、定製化,根據消費者需求切入細分賽道和場景,發掘新增量。”紅色小象品牌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