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高祖·石敬瑭 精通謀略得戰功,為奪皇位留罵名(1 / 2)

後晉高祖·石敬瑭

精通謀略得戰功,為奪皇位留罵名

五代十國時期,皇帝走馬燈似的更換,其中有一位奇葩的“兒皇帝”—後晉開國君主石敬瑭。

大唐亡於藩鎮割據後,五代繼承了大唐衣缽,十國主要是南方的割據政權。五代雖然混亂,但也有跡可循。

除了朱溫建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都是從李克用這一支發源的。

據薛居正監修的《舊五代史》記載,石敬瑭是漢代丞相石奮的後人,漢末流落西北,唐末隨沙陀首領回遷。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卻認為他不是漢人。

石敬瑭之父追隨晉王李克用,立下戰功,曆任兩州刺史。據說,石敬瑭在太原出生時,白氣充於廳,時人異之。

石敬瑭長大後隨了父,善騎射,喜兵書,有城府,作戰特勇猛,人狠話不多。

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xù)器重他,將他提拔到身邊為己所用。一次與後梁作戰,李存勖陷入包圍,石敬瑭領著十來個騎兵橫戈衝入,左右突擊,無人敢擋,成功救主。

送酥食是少數民族的重禮,石敬瑭的名氣一下子傳開了。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也看中他,將其討要過去做親兵統領,並且把女兒嫁給了他。

石敬瑭這個女婿很賣力,多次在戰場上救下老丈人。李存勖滅掉後梁建立後唐,李嗣源立下了不朽戰功,又以女婿石敬瑭與養子李從珂功勞

最大。

注:李從珂是其母改嫁帶過去的繼子,因其作戰勇猛,被李嗣源視同親子。

“猛男”李存勖善打天下卻不會治天下,他尊親母為皇太後、嫡母為皇太妃,挑了一個貪婪狡詐的女人做皇後。稱帝後,他耽於聲色,急於削藩,恢複唐朝宦官監軍製,任用伶人當刺史。皇帝與藩將的關係,在猜忌中緊張起來。

宰相郭崇韜攻滅前蜀立下大功,返途時被劉皇後下令偷襲處死,另一位藩將朱友謙也被緊急殺掉。

一時間人心惶惶,天下大亂。魏博軍鎮不滿待遇,首先反了。威望高的李嗣源被派去河北平亂,卻被亂兵劫持山呼萬歲,請求其稱帝。

李存勖信任的將領打小報告,李嗣源接連上奏書解釋,無奈消息不通,他不由得疑懼起來。關鍵時刻,石敬瑭給出了建議。

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是戰略要地,其知州是個牆頭草,分別給李存勖和李嗣源遞了書表,表示誰先到誰先得。

石敬瑭率領三百騎兵,率先攻占了汴州。李存勖領兵來時,已晚了一步,他手下兵眾叛逃,無奈返回洛陽。

國庫虧空,宰相急於籌集軍餉,動員皇帝拿出內庫的錢救急。貪財吝嗇的皇後拿出的東西,當時就把宰相嚇跑了。

宮中親衛也發生了叛亂,叛軍將領因為郭崇韜被殺懷恨在心。42歲的李存勖被流箭射死,60歲的李嗣源進入洛陽在莊宗靈前即位,是為

明宗,仍然延續後唐的宗廟。

石敬瑭被任命為保義軍節度使,開啟了封疆大吏生涯,先後主政今陝西、河北、河南、山西一帶。他勤儉清廉,常親自裁決民間刑律。有一婦人與一士兵打官司,告士兵之馬吃掉了她曝曬的粟,士兵懇切申辯,但沒辦法證明清白。石敬瑭想了個辦法。

他命人殺馬剖腸,裏麵沒有粟,於是處死了這個婦人。轄區民眾肅然,欺詐之事絕跡。

石敬瑭接連升官,調任禁軍副帥,可是他卻不想留在中央。此時後唐明宗的兒子李從榮當政,對實力派頗為忌憚。

北邊的契丹、突厥侵犯,朝廷任命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去往山西老家坐鎮戍邊。後唐明宗與他淚別,一個月後就病逝了。

後唐明宗性情寬仁,不好猜忌,隻鏟除了為禍已久的魏博驕兵。他在位七年,遠女色,惜民生,百姓過了幾年安生日子。據載,他每晚都在宮中禱告上天。

遺憾的是,他沒有選好接班人。他病重時,李從榮意欲謀反被殺,寬厚的兒子李從厚繼位成為後唐閔帝。擁戴新帝的大臣猜忌有功的李從珂與石敬瑭。李從珂的兒子被外放,出家的女兒被召入宮,疑懼之下,李從珂以“清君側”的名義反了,從陝西一路反攻,攻入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