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欽喜歡的圖書
子欽看什麼書?這也是很多網友們經常詢問的問題。首先推薦百科類的書,這類書對每一個學科都是點到為止,所以我個人覺得對小朋友係統的學習並沒有直接作用,但是百科全書有一個“入門”的功能,它可以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初步的世界觀,最主要的是它能幫助家長分析孩子具體的興趣方向。
比如在一本書中,文史哲、數理化涵蓋萬千,在孩子隨意翻看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他的觀看時長和認真程度來判斷孩子對哪個具體學科更感興趣,從而去增加這方麵的訓練。我想,達到這個作用,這本書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除了《十萬個為什麼》《萬物有科學》等百科類的書,子欽喜歡的書還有很多,我在這裏介紹其中幾本。這些書都可以在網上查到,也可以在“科學小子欽”賬號的櫥窗裏找到。
《玩轉量子世界》是一套漫畫故事科普書,在講故事的同時把物理、化學的知識點嵌入書中,並且配上了二維碼,可以掃碼觀看對專業名詞的說明。書中的故事輕鬆有趣,對培養科學興趣以及了解基礎概念很有幫助。不過想深入地理解,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比如,書裏有個角色叫光子,小朋友了解了光子是物質構成的基本粒子之一,完整閱讀下來就沒有問題。但理解光子的物理意義需要了解光子和電磁波
的關係,了解光子在基本粒子表中的位置,進而了解已知物質的構成。這些知識不是通過看一本書就能理解和掌握的,需要係統地學習科學史,了解科學巨匠的發現以及不同研究成果之間的關聯。
《這就是物理》這套書裏麵有十冊,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現,分別涉及聲、光、電、熱、力、磁、運動、引力和物質等主題。雖然這套書也是類似百科全書那樣的概括介紹,但對每一個主題都做了擴展。比如,談到聲音的時候提到聲音分為頻率和振幅,頻率代表音高,而振幅決定了聲音的大小、強弱。
子欽和我一起看書的速度很慢,經常是一本書一個月還沒看完,原因是他看著看著就跟我講與書無關的東西,話題越扯越遠。比如,我和子欽看到聲音這一章,他就對我說我們人類的聽覺是有局限性的,兩萬赫茲以上的超聲波和二十赫茲以下的次聲波我們是聽不到的。我們內髒的頻率是五赫茲左右,根據這個就可以發明一種聲波武器,和人的內髒發生共振,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死掉。
《奇妙的量子世界》,這本書是潘建偉院士作序、袁嵐峰博士推薦的。書中運用有趣的漫畫以及通俗、幽默的語言來講解量子力學知識。其實不管怎麼通俗幽默,但凡涉及量子力學,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比較難的。所以我覺得小朋友了解量子力學或者其他高
深的學問,保護他的興趣比獲得知識更重要。
我的建議是注意力可以集中在書中有趣的漫畫上,以形象閱讀為主、文字閱讀為輔。關鍵是要有和孩子一起討論的氛圍,討論的話題可以圍繞我們生活裏能看到的事物以及現象,根據孩子的興趣適當地深入。也可以通過孩子的興趣點切入專業的知識,比如孩子喜歡鋼鐵俠,那麼講講他的戰衣采用的納米技術到底是什麼技術,又有多麼神奇……
《嗨!元素》和《奇妙的量子世界》一樣,也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這家出版社出版的兒童讀物注重知識性,印刷質量也很好。這類書的知識點特別多,由於偏知識性,對有的人來說趣味性就不那麼強。孩子讀這類書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接受度,不可強求。
在我和子欽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們覺得每一章結尾提出的問題都很有趣。比如,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那為什麼氫彈一下子就沒有了,而太陽可以核聚變數億年呢?為什麼我們做核磁共振的時候不能攜帶金屬呢?於是研究這些知識點成了家長和孩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