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是女人的魅力之源
17歲時,你不漂亮,你可以怪罪於母親,因為她沒有遺傳給你好的容貌;但是,30歲時你依然不漂亮,你就隻能責怪自己了,因為在那漫長的日子裏,你沒有往生命裏注入新的東西。
世界上沒有不老的女人,隻有“不貶值的女人”。歲月的變遷會使女人的臉上留下時間的印記,但是有氣質和內涵的女人,卻能美麗長存。她們如花的容顏、輕盈似水的體態、溫柔嫵媚的笑容、冰雪聰明的玲瓏心、溫婉嫻雅的性情、潤澤天地萬物的母性情懷,無一不在烘托著女人美麗的特性,無一不在詮釋著美麗的豐富內涵,就像秋天彌漫的果香,由內而外散發出來。
女人的氣質猶如花之魂、水之韻,很難用言語形容。詩人徐誌摩曾被一個日本女人的氣質所感動,寫下了“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不勝涼風的嬌羞……”這“一低頭的溫柔”讓徐誌摩傾倒不已,更讓讀者產生了豐富的聯想,至今仍令人回味無窮。
氣質女人蘊涵著深度的內涵,向外透射出迷人的韻味、堅定的力量和高雅的風度。她們對世俗的喧囂與瑣屑始終保持著警覺和距離,永遠葆有一分柔情、二分優雅、三分浪漫、四分智慧。她們思路清晰,步態悠閑,流淌著清新之氣,飄漾著萬種風情,蘊蓄著一種超凡脫俗的寧與靜。
奧黛麗·赫本——這個被稱為“唯一可以蓋過珠寶光芒”的女子,人們看到她,才知道什麼叫氣質美女!其實在奧黛麗·赫本那個年代,擁有清澈的大眼睛、精致的小臉、修長身材的美女實在很多,但赫本那種清新不豔俗,耐看的感覺,讓她成為世界影壇上難得一見的瑰寶。
在影片《羅馬假日》中,她一會兒是坐在窮記者格裏高利·派克機車後座上環繞意大利街道遊玩的淘氣女孩,一會兒又變成了出現在記者招待會上的高貴優雅的公主。這種變化多端的氣質貫穿在她的整個表演生涯中。比如,《龍鳳配》裏美得令人暈眩且固執的愛情女郎;《窈窕淑女》中擁有高貴靈魂的賣花女;《儷人行》中一個安靜而驕傲自負的妻子。
尤其是《羅馬假日》這部影片,沒有華麗的場麵,沒有炫目的特技,沒有宏大的聲勢,沒有誇張的效果。有的隻是赫本那獨一無二的高貴的氣質、美麗的容貌、動人的步伐、迷人的身姿和精湛的演技!她在《羅馬假日》中的表演的確讓人無法抗拒,她也因此成為奧斯卡影後。對此,時尚刊物《ELLE》稱:“她是落入凡間的天使,她的身上有一種獨一無二的美麗。”
雖然不存在性感、激情和冷豔,但是赫本特有的雍容、純真與無瑕足以令每一個人為之傾倒在那淳樸的黑白世界中,因為世間的純潔、尊貴、雋永、典雅與美麗,都被赫本詮釋得淋漓盡致!
居裏夫人曾說過:“17歲時,你不漂亮,你可以怪罪於母親,因為她沒有遺傳給你好的容貌;但是,30歲時你依然不漂亮,你就隻能責怪自己了,因為在那漫長的日子裏,你沒有往生命裏注入新的東西。”
氣質和修養不是名人的專利,它是屬於每個人的。氣質和修養也不是和金錢、權勢聯係在一起的,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多大年齡,哪怕你隻是這個社會中最普通的一員,你也可以擁有獨特的氣質和良好的修養。
可見,氣質對於每一個女人來說都是平等的,每一個女人都能夠得到氣質精靈的寵愛,每一個女人都有展現自己獨特氣質魅力的機會。
當然氣質不能投機取巧地移植複製,氣質的培養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須有一些閱曆積澱氣質才能在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來。女人的高貴並非指的是一定要出身豪門或者本身所處的地位如何顯赫,這裏的高貴是指心態上的高貴。
這種流露是內在的不自覺的外露,而不是表麵功夫。如果胸無點墨,那任憑用再華麗的衣服裝飾,也無濟於事,相反還會給別人膚淺的感覺。女人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不斷豐富自己,為自己的氣質加分。
一個有氣質的女人才能算是一個真正漂亮的女人。氣質女人宛如和煦的春風帶著靈秀之氣,宛如清新的朝露映射著溫暖的晨光,讓人感覺由衷的舒服,讓人遐想,讓人回味。氣質來源於內心,是美麗的核心內容,是女人征服一切的利刃。
沒有醜女人,隻有懶女人
“圍城”中的懶女人們趕緊行動起來吧,時不時變換一下發型,出去買幾件新衣服;每周抽時間去健身俱樂部健健身;定期美容、塑身;學著做幾道新菜;多看看書,提高自己的學識和品位;培養興趣愛好,不要為了家庭完全放棄自己的愛好或事業。
上天賜予女人細膩的皮膚、溫軟的嗓音、柔和的線條,所以女人應該好好守護,細心經營。隻有如此,女人才不會在瑣碎的生活中變成臃腫的醜女人。
很多女人結婚生子後對自己的容貌采取了“任其發展”的消極態度,隻知道一味地為家庭付出,為老公、孩子辛苦奔波,卻獨獨忘了自己的存在,放任自己最終成為容顏蒼老、衣著邋遢、談吐庸俗的“黃臉婆”。她們偶爾會被鏡子裏的醜女人嚇到,心裏疑惑著:鏡子裏的人是我嗎?毫無生氣、亂糟糟的頭發,穿著睡衣、拖鞋。於是類似肥皂劇的劇情便不停地在這些“賢妻良母”們身上上演:到了老公終於能夠買得起鑽石的時候,卻已經輪不上自己這個和他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的女人來戴了。